张乐乐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尹集小学
近日有幸得书一本,是由执教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的吴玲玲老师编写的《小学科学生长课堂探索实践》,解读其教学观点,结合教学实例,对小学科学生长课堂的教学的基本过程及实施策略,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小学科学生长课堂的概念及目标
《辞海》中关于生长的解释为:生物体或细胞从小到大的过程。将生长置于课堂即为生长课堂,意为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长和认知发展规律,树立儿童本位观,顺应儿童天性,以实现儿童全方面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而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生长课堂也是以此为基础,突出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以学选教,教师备课的侧重点是备学生,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背教材,教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不是僵化不变的。通过教师的引领,使学生举一起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举一”不仅是教师的问题引领,而应是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追根溯源,把问题进行发散性处理,让更多学生身心参与进来,思维碰撞起来,引领学生思维发展的路径,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构建核心概念,促进学生认知的自主构建和生长。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科学生长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基本理念也是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展开,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维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培养。
二、小学科学生长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1、以学为本。这里的学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的意思,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习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层次,简单的划分可以是效仿型阶段---内化生成阶段---创新阶段,教师应该具有对学生学情整体把握的大局意识,更应对每个学生学习阶段进行曲。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随时捕捉学生学习信息,才能熟知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的学习以探究为主要方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都是在探究活动中形成的,而不仅仅是教师的单方面口传心授,例如《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中的加热白糖实验:
师:白糖加热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我觉得会融化,也可能会蒸发掉,只剩下一堆粉末。
生:会烧焦。(一个问题引领学生做出猜测的同时,及时地洞察到了并掌握到了学生在这一知识领域的学情)
师:这只是你们的猜测,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为本)
学生实验后,着眼点大多放在对白糖的观察上,但可能也有学生提出问题:我发现蜡烛也发生了变化。
师:发生了什么变化?(及时抓住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生:蜡烛熔化了,烛芯变黑了。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结合我们刚才总结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你能说说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吗?(结合教学重点,巧妙利用学生信息进行引导)
生:蜡烛融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烛芯变黑了就产生了新物质了,就是化学变化。
师:你说的非常准确,还有什么想说的嘛?(不急于传授观点,帮助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
生: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师:对你总结的太棒了,有一个蜡烛燃烧,我们就看到其中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那么生活中的其他现象呢?
生:我觉得一个物质的变化,不仅仅是单独的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可能这两个变化会同时出现。(学生的科学认知自然生成)
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有效信息进行深入引导,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情况及时调整,逐步构建本课的核心概念,教学目标交由学生动态生成。
二、“三置式”学习
为了使该学科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更高层次的发展,摆脱科学学习方式单一、局限于教材形式的紧箍咒,可把小学科学的学习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置学习、中智学习和后置学习。
前置式学习也可以理解为上课前的预备式学习,它不同于传统的预习,它源于预习,却又高于预习,它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的相关准备,这个准备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可以是相关信息资料的整理,也可以是调查研究课外实践等准备活动,例如六年级上册《形状和结构》单元,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房屋桥梁等建筑物拍照,收集相关资料,做好记录,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中置学习主要指在课堂上的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前置学习是为中置学习的做好铺垫打好基础的,而中置学习则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并为后置学习做好保障。中置学习的过程,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关系到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设计明确而又具体的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养蚕实验的中置学习,应引导学生总结科学的养蚕方法,学生对养蚕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下自然也会应用到养蚕的实践当中去,并在实践中求得更广泛的认知。
后置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业或巩固练习,而是在温故知新中对知识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它有时间上的宽裕性和空间上的自主性。因此,后置学习的呈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学生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拓展性的学习,可以种植养殖写观察日记,也可以是实践性的报告设计制作等等,通过后置学习,教师也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诊断,帮助学生改进并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
三、小学科学生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小学科学课堂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团结合作、共同探究、敢于交流等科学学习习惯。
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个小组集中指导,明确观察或实验目标,并提醒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效的合作上,树立小组集体意识,互助合作,培养学生手脑并用,大胆交流和善于反思的好习惯。
小学科学生长课堂是个全新的概念,但其宗旨仍是以学为基,以长为本,实现学生科学知识、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等方面全面生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我将和孩子们一起:积极向上,努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