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梅
西安市高陵区泾渭梁村塬小学(陕西 西安)710200
摘要:词汇和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础组成要素。对小学生而言,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的第一步。同时,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词汇和句子的积累。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国的教育从原先的应试教育变为了现在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从原先的知识体系培养变为了现在对全面素质的培养。语文作为语言学科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思想以及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基础,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学习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书呆子’这是对于只关心读书不关心周围生活人的统称,这样的人注定是要被社会淘汰的。
一、小学语文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表达方式,通过倾听学习表达自己的看法意见,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说话表达自己真实的认知,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最重要的输出实践培养,输入学习和输出实践需要得到有效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深入地认知学习,可以设置某个问题和学生之间交流,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思辨,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认知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系统性的语言表达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平常的生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知识素材积累,稳固学生的文化基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综合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问题
对于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取的方法不恰当,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中,不仅仅要让学生们多读多写,而且还应该重视他们思维逻辑的培养,让他们形成表达的逻辑思维,理顺表达的顺序、明晰表达的形式等等。只有学生们形成表达逻辑思维,才可以在书写和表达中做到有条理的应用。还有就是在语文的教学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情绪,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对于知识的接受度也是不同的,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极差,使教学目标没有完成。
三、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进行多样观察,拓宽描写角度
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客观的展现,让作文能传达一定的信息。因此,语言表达需要具备很强的真实性。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写作态度,减少对事物的凭空构想,让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从多角度认识事物,总结事物的各方面特点,拓宽语言信息的丰富性和真实性。
(二)创设表达情境,锻炼学生表达技巧
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所以其思维逻辑能力也不够健全。教师在传授小学生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常常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将具有抽象性与复杂性的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作为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接受者,往往很被动地接受着教师所传授过来的语文知识内容,长此以往,使得小学生失去了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而且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阻碍了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因此,面对这一情况,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语言表达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小学生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要有效地给小学生创设一个语言表达的情境,并且能够科学地通过情境教学锻炼小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表达能力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
(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可以利用技术媒体整合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从抽象化的文字概念,转变为直观的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官体验,学生的思维依赖于具象的认知,通过视频图片的展示,教师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视觉认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将抽象文本概念转化为学生的形象认知。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播放和文本内容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观察分析视频内容,提取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信息,在整理和归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对比印证学习,可以加深学生认知理解,教师加强在课堂教学中技术媒体应用的比重,通过视频图片,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表达兴趣。
(四)建设平等谈话氛围
在新的教学标准下,学生就是课堂的主导者,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主动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对于一些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鼓励他们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还有就是老师要给予学生尊重,可能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会出现错误,教师不应该立即的去纠正其错误,而是先进行鼓励然后再对其错误进行纠正,这样学生们会慢慢的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信和成就感,在后面的学习中会更加的积极。
(五)丰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在语言表达方法和技巧以及语言表达素材积累上,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和训练,同时教师还要开展丰富的语言表达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的重点就是要进行表达和表述,这个表达的过程单靠教学是无法完全实现的,必须要进行实际的训练和实践,在实践中才能通过小学生的表述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升,才能真正地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因此,教师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例如: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知识答辩等以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充足的准备,通过事先准备和临场发挥等多种形式来锻炼和测试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有针对性地对小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点和指导,从而高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的基础。在教学中,在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教师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流表达情境,塑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多样语境的变换下、多种角度的观察下和文本情境的感受下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朝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培养探析[J].贵州教育,2020(14):44-45.
[2]王新杰.语文教学中提高青少年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及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7):103-105.
[3]杨万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151.
[4]姜云霞.论新模式下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现代交际,2020(11):10-11.
[5]刘建军.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2020(1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