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男高音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演唱感悟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吴其峻、李紫涵、郭嘉诚
[导读] 《偷洒一滴泪》是多尼采蒂的著名歌剧《爱的甘醇》中的有名的唱段,由于是外国的歌剧唱段
        吴其峻、李紫涵、郭嘉诚
        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系

        摘要:《偷洒一滴泪》是多尼采蒂的著名歌剧《爱的甘醇》中的有名的唱段,由于是外国的歌剧唱段,在进行演唱《偷洒一滴泪》的时候,采用男高音咏叹调进行演唱有着更好的演唱效果。《偷洒一滴泪》其作词作曲的风格,在长期的演绎中已经成为了男高音的演唱专属。因此,本文就关于男高音咏叹调在进行《偷洒一滴泪》的演唱中的演唱感悟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针对该如何进行该曲目的演唱提出相应的实用性分析。
        关键词:《偷洒一滴泪》;情感表达;演唱技巧;换声点

        《爱的甘醇》这部歌剧,不仅有着较强的舞台感染力,在其演唱部分中的《偷洒一滴泪》的演唱红,更是能够通过演唱者深情地演唱给听众们传递出更加动人的感觉。在进行《偷洒一滴泪》的演唱中,较为流行的唱法就是用男高音咏叹调的方式进行演唱。男高音中的咏叹调能够与该曲目有着很好地融合,两者的碰撞既是对《偷洒一滴泪》的完美演绎,又是对男高音唱法的一种有力表现。特别是在进行该曲目的演唱中,运用男高音唱法中的咏叹调唱法进行演唱,更是能够凸显出该曲目的曲风与曲调,是对该曲目的完美诠释。在很多男高音演唱家的表演中,《偷洒一滴泪》都会成为其必备的保留曲目,该曲目在男高音美声唱圈内有着较高的地位。
一、美声唱法的起源
        在进行《偷洒一滴泪》的演唱中,其运用的咏叹调演唱方式就是美声唱法中的一种主要唱法,美声唱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着多年的应用,即使在我国,也有着多年的艺术表现实际应用。美声唱法是意大利关于歌剧演绎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佛罗赛伦是最早的歌剧的雏形,并且,在这一起始点下,以文艺复兴为背景,大量的歌剧被创作出来,并通过美声唱法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声唱法逐渐享誉全球,并且得到不断的发展与传递,并成为现阶段我们熟知的美声唱法。在有关曲目的演唱中,采用美声唱法进行演唱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本文所探究的《偷洒一滴泪》的演唱,运用美声唱法则能够将该曲目的辞去风格发挥到极致,给听众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不论是男高音学习者还是男高音演唱家,在其进行学习与表演的过程中《偷洒一滴泪》已经成为检验他们演唱功底的一种有效手段。用男高音咏叹调的方式进行该曲目的演唱,能够更好地将其词曲风格发挥出来,并且有着一定的意大利风格,能够做到将听众带到歌剧中的作用。一个合格的男高音演唱家,一定会对演唱该曲目有着自身独到的见地,这也是每个男高音歌唱家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美声唱法中,乐理、复调、和声、视唱等都十分重要,在演唱者具备基本的演唱嗓音的情况下,还需要结合这些演唱技巧进行基本的演唱与联系。美声唱法中,除了这些基本的技巧联系以外,演唱者对情感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首优秀的作品是有灵魂的,只有演唱者在有情感的演唱中才能够将曲目的演唱效果发挥到极致。其中本文所主要论述的《偷洒一滴泪》的演唱,就需要演唱者在运用基本的演唱技巧同时,还需要带有感情的投入,实现对该演唱曲目的超长演唱,并发给换种呈现出完美的演唱效果。美声演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地位,是进行演唱作品演唱的一种较为流行的演唱方式,即使在我国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演唱地位。
二、美声唱法的发展
        美声唱法在16世纪意大利兴起后,直到现阶段,其有着较长时间的发展,美声唱法的意大利语是Belcanto,将其汉译过来就是美好的歌声。美声唱法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其自然优美的声音,其中带着更多的洪亮,并且在舞台上还能够呈现出明显的穿透力,给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盛宴。

在后期的发展中,歌唱家们对美声唱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唱功上的发展与研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声唱法。其中在进行美声演唱的时候,其圆润的演唱方式,灵活的换气方法,更是给美声唱法的传递增加了一丝光辉。在美声唱法的发展中,其演唱过程中的气息均匀是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在美声唱法中有着较长时间的发展,在经过专业的培训后,这也是每个美声演唱者所必备的一项演唱功底。其中,在美声唱法的发展中,半声唱法的出现更是美声演唱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在本文所研究的《偷洒一滴泪》的演唱中,运用半声唱法进行演唱,是保证该曲目演唱中能够将咏叹调发挥到极致的一种重要技巧。
三、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音乐分析
        咏叹调的《偷洒一滴泪》是单二部曲,这个曲目一共可以分为50个小节,每个小节有着不同的演唱音调,同时也会传递给听众不同的听觉体验。在该曲目的前9个小节中,作者将其划分到前奏部分。前奏部分是将听众引入到曲目中的关键节点。因此,在前9个小节的演唱需要采用的是降b调进行演唱,实现引入的目的。
        另外,在第10到25小节,作者将其划分到A段,A段就像是一篇文章的引言,是传递整个曲目主流请的关键小节节点。因此 ,在进行该节点演唱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采用a,b两个完成的8小节乐句组成,能够实现将听众进一步引入到曲目中的目的。
        随后,在后面的25到26小节的演唱中,这部分是该曲目中的中间部分,这部分也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部分,前面的演唱高潮澎湃,在经过这个中间小节之后,就需要慢慢回落到轻柔的演唱中。因此,在起到承接的唱段演唱中,该部分采用的降D大调回落到降b小调的演唱方式。
        紧接着是27到34小节和35小节到42小节,在这两个小节的演唱中基本已经将该曲目带到了结尾的部分,在演唱者进行演唱的过程中,通过降B大调的演唱方式能够很好地展现这一部分的演唱美感,并一直到42小节的咏叹调结束,能够给听众一个完整的听觉感受。
四、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演唱分析
1.演唱中气息正确运用的重要性
        在进行美声演唱的过程中,气息的正确运用是十分关键的。通过对气息的把控完成对《偷洒一滴泪》的演唱,更加能够体现出一个演唱者的演唱工地。在整个唱段的演唱中,咏叹调的中主要集中在小字二组上的E,F,G上,在针对该部分的演奏,正好赶上演唱者需要换声。所以,在针对该部分的演唱中,演唱者的气息合理把控,才是将《偷洒一滴泪》完美演唱的关键要素,可见演唱中气息运用的重要性。
2.演唱中对咬字的要求
        进行该曲目的演唱中,咬字是一个重要的演奏技巧,在进行换气、换调的演唱过程中还需要确保咬字准确,这是对一个演唱者演唱基本功的有效考验。在进行该去的演唱中有一个“O”的发音,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咬字的准确性,避免发出阿胶的“阿”音。在进行该咬字的时间中,将嘴型尽量地长大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考验更好的确保演唱者咬“O”音时候的准确性。诸如此类的在演唱中的咬字技巧还有很多,通过口型大小的掌握都能够有效地实现咬字合理的这一目的。
五、结语
        《偷洒一滴泪》是男高音演唱过程中的一个较能够考验演唱者水平的演唱曲目,在进行练习与演唱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相关技巧的运用,这样才能够实现演唱舒缓但又具有穿透力,能够将观众带入到曲目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昱宁.歌剧《爱的甘醇》咏叹调演唱分析——以《偷洒一滴泪》为例[J].艺术大观,2019(02):1-2.
[2]吴凡.论咏叹调《偷洒一滴泪》人物分析与演唱技巧[J].当代音乐,2019(02):97-98.
[3]高杨.歌剧咏叹调《偷洒一滴泪》的演唱与情感处理[J].艺术评鉴,2019(7):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