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立琼
通江县三溪镇中心小学 四川巴中 636721
摘要:在现代教学中,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是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其中,创新能力作为一种必备的能力,同时也是人力资源部重点考察的部分,直接关系着个人的长远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既是个人发展的需求,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社会对人才核心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新要求。在此趋势下,高中语文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主阵地,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把握社会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具备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和品格,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开拓了人类的认知领域。在一切都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这意味着只会机械式重复工作的人必将被时代潮流所淹没。只有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中流砥柱。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意义显得尤为重大。
站在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小学生承载着整个国家发展的希望,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背景,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是国家发展潜力衡量的重要标杆。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语文阅读教育难点
阅读是小学语文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很多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电子产品上,花在语文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那些过分沉迷于网络小说的学生,极容易在面对语文中的阅读时,缺乏足够的耐心,没有积极性,甚至有的学生看到阅读题就望而却步。再加上学生平时的积累少,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也有限,导致很难对阅读提起兴趣,分析阅读的能力停滞不前。有很多学生在面对字数较多、篇幅较长、题量较大的现代文阅读时,会出现心浮气躁、没有耐心通篇研读的情况,只是走马观花的扫了一遍,对于文章的内容一知半解就开始做题,导致做题没有思路。
2.2对核心素养培养不够重视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默读、朗读和背诵课文,在此过程教师只需被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阅读问题即可。不够关注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全方位照射,无法从审美创造与鉴赏、文化理解与传承、思维提升与发展、语言建构与运用这四方面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入手,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导致阅读教学功能十分单一,只是照本宣读将文本文字内涵讲解和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削弱学生的阅读兴趣,影响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接受消化和贯彻还不到位。
2.3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欠缺
大部分小学生存在缺少创新意识、尚未形成良好创新思维、创新创造实践能力不足等创新方面的困难问题。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很少质疑文本内容,知识的获取多是处于单向被动接受状态,而没有在教学互动和教师科学指导下,与文本形成良好的深度交流,无法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创新火花,缺少机会通过合作获取更多创新动机,没有平台在实践操作中去锻炼创新创造能力。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允许学生犯错,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
诚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也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曲折的人生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困难,甚至是错误,这就要求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具体来讲,就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究问题。并允许学生犯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创造积极的条件。即是说,在学生遭受多次困难的打击或犯错误,丧失创新的兴趣并走入误区之际,教师要及时站出来,首先给予肯定,再鼓励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改正。
3.2组织实践活动,重参与体验,促进创新创造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局限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到创新实践能力的过渡,导致学生虽然存在创新想法,也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创新思维,却没有机会通过创新创造实践展示自己创新能力。对此,教师应树立起理实并重结合的教学理念,明确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积极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素养培养可以在“手脑并用”的途径下,得到全面锻炼,在阅读课堂上组织更多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创新想法和展示个人创新能力的广阔平台,令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参与融入到实践操作中,成为自身实践体验的一分子,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优秀人才而言,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3.3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能力的养成有益于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益于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自主地针对事物提出问题,说明学生已经进行了深入思考。由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有差异,学生的质疑能力本就有所不同,有高有低。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质疑能力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使其有提问的勇气,为逐步发展创新能力铺平道路。
结语
总之,创新能力是新时代学生成长必须的重要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求异思维,开发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其成为愿意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任纪菊.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实施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38-139.
[2]王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5):152.
[3]王春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