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期   作者:江家彦
[导读] 初中作文写作是语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江家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敷文中学530401
        摘要:初中作文写作是语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通过语文写作实践逐步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体系,提升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在写作教学中培养贴合新时代语文教育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读”和“写”是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读,是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增加知识储备;写,是让学生将语文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把握好写作教学中“读”与“写”两方面的教学内容,能够优化初中语文写作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合教学;阅读与写作
        而在传统初中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读”和“写”两个环节进行割裂,从而造成读写作文教学的缺失,无法真正最大限度发挥其有效作用,而造成写作课堂的低效和低水平。故此,教师在实际写作教学中,应将读写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有效渗透,让学生以读为载体,以写为核心,开展读写性的作文训练模式,强化自身的写作综合能力。本文旨在针对现阶段初中语文作文课堂进行深度分析,探究如何借助“读写结合”策略优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一、把握读写有效整合在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作用
        阅读与写作都是语文学科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主体,阅读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寻找与自我发展相近的契合点,从名家作品中探寻语文学科的精彩奥秘,同时借助阅读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拓宽语文学科的知识层面,并获得良好的文化熏陶;而写作的目的则是让学生将通过阅读和其他方式所累积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进行有效运用,从语言组合、情感表达、思想内容等层面将所掌握的语文学科技能进行融会贯通,从实践的层面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深刻印象以及对于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将阅读和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进行深度且有效的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帮衬的作用,并能够满足现代中学语文教育中针对学生学科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提升的相关要求,促进阅读和写作两个教学模块的环环相扣、协调开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写作灵感,在写作中明晰阅读方法,从而以全方位的角度提升其初中语文学科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水平。
        二、探索读写有效整合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运用
        1、科学规划,合理把控读写环节课堂教学比例
        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应注重对于读写环节课堂时间比例的合理把控,过长的阅读教学会导致课堂趣味性和实践性有所下降,而过多的写作内容开展则会导致学生的课堂负担有所增加,不利于语文知识的有效吸收与应用,因而教师需合理掌握课堂读写时间的占比。
        比如,在教学《艾青诗选:如何读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进行如何“读诗”的教学,让学生逐步了解如何从语言、立意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赏析一首现代诗,并邀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数首在现代诗坛具备较高影响力的诗歌,并针对诗歌内容进行延伸评价。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诗歌的个人写作,结合生活中的意象和内心的真心情感尝试写出一首完整的诗歌,从而在读写结合的巧妙规划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分析可知,对于读写环节的课堂时间把控应做到恰到好处,通过充分的阅读增加学生语文知识储备,拓展语文知识层面的同时,再利用写作实践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运用能力,从而促进读写模块的教学相长,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强化与提升。
        2、借读引写,基于阅读情景开展写作课堂练习
        语文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模块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阅读的对象一般为名家作品和名著佳作,其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和文学意义,同时在写作层面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进行延伸教学,相对应地创设学生的写作情景,开展模仿式、研习式的写作训练,在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授课《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此篇课文进行深度的精读,把握文章中对于人物外貌形象、语言特征、精神品质等方面细致入微地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切入角度。在学生精读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作业,即要求学生模仿文章的写作方式,并结合自己的创新思维,针对生活中的某个人物进行描写。
        分析可知,采用以阅读为延伸创设语文写作情景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初中语文读写课堂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名家作品所创设的文学情景中,提升文字的欣赏品味以及对词句组合的综合运用能力,巧借阅读情景引导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提高。
        3、读写相接,注重优秀语文读写习惯日常培育
        阅读和写作应该逐步融入学生日常行为当中,成为培育语文综合能力、塑造现代语文学科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相关初中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日常阅读和写作习惯进行有意识的培训,促使学生能够掌握语文读写的优秀习惯,并在日常的落实中获得其中所带来的知识技能的提升。
        比如,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应适当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读写结合的意识。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养成记录的习惯,即学生应将自己阅读当时的所思所想记录在文章旁,同时制作读书卡片,将阅读中所遇到的优美词句,优秀思想观念抄写下来,作为往后提升语文储备和写作技能的素材。
        分析可知,对于学生语文读写习惯的培育实践应逐步提上教学日程,将其渗透在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树立对于阅读和写作的正确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在平常的学习实践中践行优秀的读写习惯,将阅读和写作进行深度结合,在阅读中强化写作能力,在写作中反思阅读,不断开展语文综合能力有效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主流趋势,也是响应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培育号召的重要教学措施。初中教师通过巧借读写模式进行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渗透,能够充分激发读写结合的有效作用,从而进一步优化初中作文授课体系,让学生在阅读中摸索写作的途径,在写作中探寻阅读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双重教学下强化个人的语文写作综合应用能力,感受语文所带来的乐趣,提升其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莹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浅谈[J].新课程,2021(02):62.
[2]谢晶.读写结合,打开语文写作教学新空间——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J].家长,2021(03):155-156.
[3]王少凤.立足文本 以读悟写 以写促读——初中语文读写教学一体化指导探究[J].考试周刊,2021(0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