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期   作者:胡晓玲
[导读] 随着市场环境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地改变,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
        胡晓玲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坪田小学
        
        摘要:随着市场环境的需求和教育教学的理念不断地改变,我国的教育方式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而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教师从多个方面展开教学活动。其中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们的语感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而的培养需要学生们积累大量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感培养;策略研究
        引言
        通过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不同的知识,使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学气质,使思维模式更加多样化。除此之外,学生们经过大量的阅读之后还能够形成一种语感,语感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起这部分教学内容。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的意义
        1.1 能够很好的体现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尽管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至今仍然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文本的分析和题目训练上面。如果按照以往的教育要求,这种方式是比较符合学生发展的。但是目前社会环境有所改变,如何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根本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们终将步入社会并学习着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提高学生们各项能力,为其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教师们在进行教学改革和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创新。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想要提高自己的语感,就必须要认真细致的阅读文本资料。不同的阅读资料中涉及到不同的文学内容,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文化元素库,学生们在长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逐渐的将其融会贯通,进而自然而然的获得语感。
        1.2 与新课标价值理念相符
        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推动着人们思想境界的提高,如今阅读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产生很多正面的影响。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培养阅读能力,其实也是在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转变教学重点,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知识的积累置于核心教学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要求学生们具备足够的阅读能力。其实语感与阅读也是一个协同促进的团体,大量的阅读积累促进学生产生语感,而良好的语感又可以降低学生们的阅读难度,使其爱上阅读。
        1.3 能够很好的体现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
        目前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也正因此,高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成为了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工作难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进行大量的教学研究,同时结合班级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其实语感是一个比较抽象性的话题,相应的语感的培养也具有较高的难度。

相关教师在设计开展有关活动时必须要摒弃自己的落后教育观念,充分立足当下和学生需求,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发挥活动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大幅度的提高。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策略分析
        2.1 在“倾听”中感知
        语感指的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我们日常生活中说话的语气、语速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我们的感情。比如说一个简单的“啊”,不同音调和不同环境下的它所表达的含义有着很大的不同。培养语感就是在培养我们的语言综合感知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条件,使其充分服务于日常的语感培养。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幅度上涨,财政部门给予教育事业的专项拨款也越来越多,学校的硬件设施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器材来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通过氛围感染和环境熏陶来引导学生们感受语言文字中所蕴藏的奥妙。比如说当讲到《雨点》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回想下雨时的感受或者直接从网络上寻找下雨的素材。通过细心的感受和倾听,学生们能够想象到万物生长,充满活力的场景,进而有效的增强阅读感受。
        2.2 在“诵读”中深化理解
        反复的诵读文章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故事内容的了解,还可以进一步拉进他们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录入了很多词藻优美且意义深刻的文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择比较合适的阅读文本。学生们通过反复的诵读和感受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文中的感情变化,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语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如说当讲到《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先自我阅读。当学生们基本掌握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自我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然后仿照文中角色的感情来进行诵读。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被充分的集中,而且他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语感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3 在“说”与“写”中升华
        培养语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利用能力,教师在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并坚持这一点。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们将自身的想法以说或者写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好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们自主对照原文,并展开对话和写作。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评比,学生们可以相互的学习和讨论,进而充分意识到自身语言能力的不足之处。比如当讲到《草原》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上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相关的阅读活动。还有就是文本的模仿,小学教材中大部分内容是距离我们生活比较近的。其中部分文章选取的是我们生活的小事,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仿照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角度,自己模仿创造出一篇新的阅读材料。
        
        3 结束语
        语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语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的寻求有效的方法,并把握多个角度,全方位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
        [2]汪蕾.以语感与知性展开写作的翅膀——谈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无缝对接[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