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期   作者:陈小翠
[导读] 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
        陈小翠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枧底镇学校    334604
        摘 要: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及现状,然后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旨在为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是最基础的一门工具类学科,其教学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因此,正确认识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其有效的开展策略,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兴趣素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拓展阅读教学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拓展阅读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在拓展阅读教学中,通过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经验,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水平,从而能够更深刻地感受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素养。
        2.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字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拓展阅读的教學,则可以帮助学生阅读内容和阅读量,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从而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语言技能,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拓展阅读过程中,体会到文字语言的魅力,学会如何与人进行有效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小学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教学,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及叙述形式,从而能够获取更多的写作技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师重形式而轻内容。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最常发生的现象就是教师单纯注重阅读形式,忽略阅读内容,致使拓展阅读失去应有的教学意义和价值。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由于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导致学生严重缺乏阅读时间,致使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第二,由于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指导和监督方面不甚严谨,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无法在课外自主进行拓展阅读,使得教学成效欠佳。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枯燥的文字阅读兴趣不高,并且受年龄的限制,自制力较差,缺乏耐心和意志力,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因此,无法养成在课外时间自主进行拓展阅读的良好习惯,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不高。


        三、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策略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阅读拓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受先天性格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产生差异性是必然的。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教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方法的进行指导和纠正,然后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准,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资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2.通过合作探究,进行阅读拓展。兴趣爱好、思维观念差异性的存在,使学生在文章阅读教学中,能够产生不同的感悟和体验,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率,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整理归纳和分享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合作探讨分享自己的经验,了解他人的观点,对自己的阅读能力进行取长补短,从而能够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更多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3.激发表达欲望,进行阅读拓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信息,对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小学生而言,就有一定的吸引力,然而受自身表达能力的限制,很多小学生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阅读感悟,学生因此而失去继续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非常不利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对学生表达欲望的激发,以及语言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观点和感受,加深对阅读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攻克这一阅读教学的难点,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推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
                4.开展文章朗读,进行阅读拓展。朗读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基础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是小学语文拓展阅读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想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首先就是激发学生对文字阅读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为此,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完成对阅读文章的思想感知和情感领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师需要围绕阅读内容,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阅读提问,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对阅读文章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文章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手法,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拓展阅读。
        例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围绕文章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文章朗读,并在阅读之前对学生进行提问,如小壁虎都向谁借了尾巴,有人借给它吗,最后小壁虎的尾巴是怎么回来的等问题,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思考和探索,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为学生推荐类似的故事文章,如《小老鼠历险记》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拓展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开展差异阅读,进行阅读拓展。学生之间能力、思维等的差异性,导致所有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需求因为不尽相同,这是阻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开展差异性阅读,平等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对阅读内容进行合理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推荐不同的、适合的阅读资料,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优势,加固学生的阅读短板,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素养,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来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形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组织学生进行文章朗读,开展差异性阅读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拓展阅读,加强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洪国.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