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绿色课堂中德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 陈燕武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只在关注成绩的提升,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陈燕武
        广西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 530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不只在关注成绩的提升,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主要指的是养成教育,使小学生从小就能够拥有遵守纪律,关爱他人,严于律己,尊重师长等良好的道德品质,课堂教学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对此,本文将针对小学绿色课堂中德育的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绿色课堂;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着重于对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提升能力与培养意志品质的关键阶段,对此,在小学数学绿色课堂中,要重视对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德才兼备,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
        一、故事性课前导入,提升兴趣
        课前导入是课程的开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对于提升课堂效果起着至关重的作用[1]。小学生的标志性特点就是贪玩,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使其在听课时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从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而故事性的课前导入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中,同时也能够使其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提升学习的兴趣,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秉持绿色课堂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更具人文性与人文精神,同时也要有效的渗透德育,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折扣》为例,在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以采用故事性课前导入的方式,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使其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故事的内容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品质。比如:王阿姨周末要到商场去买衣服,商场正在打折促销,买一件打八折,买两件打七折,买三件打六折,但是王阿姨的数学不是很好,她不知道怎么买最划算,请同学们来为王阿姨解答一下如何买才最划算。运用现实的场景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在无形中形成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故事性的课前导入,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使其在听课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的熏陶,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寓教于乐教学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既是打基础的年级同时也是开始接触学习的年级,因此处于此阶段的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不强,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2]。贪玩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特征,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同学提到游戏更是特别的喜欢。

因此教师应巧妙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的人文性与人文精神,在小学数学绿色课堂之中,组织一定的游戏教学活动,提高其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在授课时结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时也能够受到德育教育,进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为例,在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教师要引导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互相尊重。依据自主学习的成果,组织“你出题我计算”的游戏,每个小组出一道题,指定另一个小组来做,不仅能够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与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与能力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始发阶段,学习能力还有待提升,学习习惯还有待培养,对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仅注重成绩的提升,更要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3]。在授课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得德育教育能够在小学数学绿色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渗透,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为例,教师在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时,首先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其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初步的掌握,长此以往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在授课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并教授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其能够自主学习,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时,要做到一视同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要进行鼓励,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与生活中能够做到真诚待人,从而使得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育教学更加注重与能力的提升。对此,在小学数学绿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在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内容中充分挖掘思想道德品质的渗透点,时刻关注学生学习以及发展的动态,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品质建设,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丽娟.小学生数学思维结构化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17:121-122+124.

        [2]宋乃庆,周莞婷,陈婷,李欣莲,蔡金法.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的教学信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4:24-29.

        [3]程明喜.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4:6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