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有方 教育无痕--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刘海
[导读]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班级秩序,还要将学生培养成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好学生
        刘海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四小学校    重庆市南川区   408400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班级秩序,还要将学生培养成积极、阳光、乐观、向上的好学生。同时,班主任还要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方针,积极改善和调整管理方式和模式,做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拉近和改善师生关系、情感。积极构建和谐、舒适、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班主任的指导和教育下,获得全新的感受和感知,提升学生思维和辨识能力。本文在深入研究了“说理有方 教育无痕”的思想后,提出了三点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的策略:转变教师理念,注重民主管理;完善管理制度,重建班纪班风;丰富教学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最为密切的人,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如何,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技能的提升。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观念落后、重智育轻德育等各种各样的问题。[1]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也对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班主任在应用激励教育方法的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思想,注重教学方法和方式,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转变教师理念,注重民主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因此,班级管理制度、模式、氛围的好坏,和班主任的个人能力、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通常采用的方法属于硬性方式,堵不如疏,这种硬性管理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管理作用。但是,并不能够从根本改善班级风气。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可以采用疏导的方式,注重班级民主管理,以班主任为管理核心,以学生为管理基础。通过班主任管理和学生自制共存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能够唤醒学生集体意识和民主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制定,班主任监督、指导的方式,增强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2]例如,在决策班级事务的时候,班主任可以采用和学生商议的方式进行,提升小学生的被重视度,突出小学生班级主人翁的身份。如举办拔河比赛时,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拔河规则、人数、场次。并且,一起讨论和研究比赛的奖惩制度,有的学生:“输了的一方,演唱一首歌曲,而歌曲必须由获胜一方挑选”,有的学生:“奖品可不可以是一周不留作业啊?”,经过一番协商后,既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还可以提升班级战斗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进步。
        二、完善管理制度,重建班纪班风
        班级管理制度,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依据和保障。借助班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作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拥有较好的创新意识、思维发散能力。但是,由于天性发展规律的影响,小学生还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持久力较差的缺点。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够规范学生在班级里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改善学生生活习惯。在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可以结合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对班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升级。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制度的效力,让班风班纪焕然一新。另外,在制度制定以后,需要班级中的每个学生共同遵守和维护,尤其是奖罚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能半途而废,在给予学生尊重和认可的同时,坚持将共同制定的守则制度执行到底。
        三、丰富教学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级当中,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应当遵循学生的意愿,以学生为本,通过各种各样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学生技能,丰富学生文化和知识。[3]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元素,不仅仅是班纪、班风、学风的体现,也是规范学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外部条件。例如,在班级中张贴名人名言、创办文化板报、设立读书角等,都是丰富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黏贴到班级公示栏上,以供大家欣赏。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展一些特色主题活动,“礼貌你我他”、“孝行天下”、“我要做协警”等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认知,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和他人交流、学会如何孝顺父母、重视自身行为安全,锻炼和提升学生自我品质和思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是小学班主任常态化的工作内容,也是维持班级秩序的基本保障。班主任的工作,不仅仅是一项工作和一项任务,更是一门管理学的艺术。因此,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思维和智慧,通过多种教育方法的综合应用,走进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现和学生的情感、思想共鸣,更好地管理班级工作,完成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兰小红. 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C]// 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 2020.
        【2】田芳.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9, 000(001):P.224-225.
        【3】洪巧玲.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分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3):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