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申洁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一小学 32560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充足,开始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是当前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需要教师与家长协作开展,但是班主任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达不到预想的高度,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思考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德育问题重视起来。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家校沟通
引言:开展教学活动最完备的内容是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而班主任是连接这两大教育系统的坚实桥梁。学校和家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正视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意识,塑造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德育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的片面性
小学阶段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内容大都呈现出对学生关注的片面性,在沟通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整体的发展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停留在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和某一阶段的成绩问题,至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方面很少提及,甚至很难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形式的单一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几乎全部依赖于各种聊天工具,试图通过聊天工具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切行为,家长在忙碌的工作中也极少会抽出时间到校园里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即便是开家长会,也只是注重形式,并没有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三)沟通效率低下
小学阶段的学生除了学习问题还存在很多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合作解决的问题,由于班主任教师每天面对着几十名学生,很难对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了如指掌,工作压力极大,在与家长沟通时有很多问题不能及时提到,有些问题也是略微一提,并没有引起家长的关注。有些家长和班主任都注意到的问题,在沟通之后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既浪费时间也没有取得好的成果。
(四)教学观念影响
由于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班主任传达信息之后一些家长不能很好的理解,再加上有些家长自身不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题,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这就导致班主任难以开展德育工作。由于应试考试的影响,家长和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关注学生的成绩方面,这就导致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内容极其单一,学生的成绩影响着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有些学生成绩一旦有的较大的起伏,家长就会十分着急,把全部的心思都关注在学生的成绩上,更不注重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注。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教学观念的影响,这就导致德育工作存在困境,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不尽人意。
二、小学德育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一)提高沟通自身修养
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与家长进行高质量的沟通。小学班主任需要多关注当前教育界对教师以及学生的要求,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将国家政策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完全熟悉政策内容和学生的个人需求,积极参加各种提高自身能力的培训、讲座,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沟通水平,以此来提高与家长的沟通质量,将素质教育理念完全贯彻在日常德育工作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
(二)关注沟通内容多元化
由于以往班主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过于单一,导致开展德育工作时很多问题不易解决,因此,班主任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内容需要更广泛,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兴趣培养问题等方面进行沟通,扩大沟通的内容,尽到自己做班主任的职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时,也能将更多的信息返回给家长,有利于家长对学生成长与学习状况的全面掌握和全面参与,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开展沟通形式多样化
沟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就德育问题进行沟通时,需要用多样化的方法使沟通的形式更加丰富,充分利用当前的便利设施来进行沟通交流。无论是电话沟通、微信群聊还是家长会,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形式就能够开展积极有效的沟通工作。家长会的形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其他方式与家长进行更多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在空闲之余把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拍成视频发在家长群里,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活动,回家之后也能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家长也可以以便签或者成长档案的形式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班主任教师分享,让班主任了解孩子的更多面,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
(四)改善沟通交流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一门艺术,说起来简单,理解其中的涵义很难。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不能一味的数落学生在学校的不足,而是要通过家长能接受的方式,让家长既感到孩子在学校有让自己骄傲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从多方面分析孩子的行为。班主任教师需要改善自己的沟通方式,在平时可以多看一些与人和谐交往的书籍,提高自己说话的艺术,自我进步,促进自身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结语
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教师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与家长交流的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学生德育意识的问题,开展家校共育的合作模式,让孩子在两个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德育教育,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行为道德规范,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下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慧慧.家校互动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分析[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227-228.
[2]于亚秋.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49-250.
[3]欧阳月. 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