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德育管理的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期   作者:罗永胜
[导读]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引下,德育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
        罗永胜
        四川省石棉县中学        四川 石棉 625400
        摘要: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引下,德育教育在高中阶段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凸显。但在现阶段高中德育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主体单一化、工作形式化、成效不显著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优化高中德育教育管理机制,高中教师与德育工作者应当积极承担自身的职责和义务,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究新时期德育管理的有效策略,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德育;管理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针对青少年所展开的德育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这深刻地表明了国家对于“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决心。高中是新一代青少年思维认知完善成型的关键时期,此时,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阵地,应当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全面落实到各级管理活动中去。
一、高中德育管理现状
1.德育管理主体单一
        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中心地位,而在现阶段的德育管理工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总是被忽视、被模糊。绝大多数高中学校的德育活动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展开的,从德育管理机制的制定到德育过程的实施再到德育成效的界定,教师都是唯一的主体。学生在德育工作中,单纯地承担着被动接受者的角色,没有发表自身意见与看法的权力,导致德育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全面性。
2.德育管理流于形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任务繁重,高考和升学的压力为高中学校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绝大多数学校依然秉持着“升学率第一”的办学态度,并未真正给予德育工作应有的重视。但在教育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高度重视的背景之下,德育的实施成为了学校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从当前的高中德育管理模式来看,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整体的决策与管理过程流于表层和形式,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3.德育管理脱离实际
        主体上的单一化和工作上的形式化导致高中德育管理工作脱离了学生群体,脱离了教学活动的实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无法得到关注,德育内容和形式过于深奥与抽象,学生在长时间机械化的道德理论教育中热情遭到严重挤压,甚至会产生对立、抵抗等负面情绪。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德育管理优化策略
1.立足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德育观念
        高中学校德育教育管理层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化德育教育主题,积极开展各项集体培训与研讨活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立德树人”根本方针的相关文件、政策和具体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与环境条件,形成明确的德育工作目标、任务与总体要求。在此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
        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各班级的班主任教师,广泛的收集不同学生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与期望;可以在德育处设置专门的“意见信箱”,鼓励学生以信件的方式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开展全校性的问卷调查活动,以匿名的形式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可以邀请学生代表参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会议等等。通过各种形式将学生引入德育管理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构建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更能为学生接受的德育教育机制。
2.开展主题德育活动,深化学生体验
        为了降低高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形式化和功利化,使德育教育落到实处,德育工作者要加强对主体德育活动的规划、设计和组织。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德育主体活动取代长篇大论、繁复冗杂的理论化道德、政治知识讲解,让学生在真真切切的参与和体验中,不断深化自身的认知,形成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并将道德意识和修养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中去。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不同相关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暖冬爱心”活动倡导学生为山区的孩子们捐献冬衣;通过“我是环保卫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卫生清扫、植树、垃圾分类等环保行动;通过“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写作与演讲竞赛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通过活动,在适当缓解学生学习上的紧张心情的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情感,全面提高德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家校交流合作,增强德育成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外最为重要的德育教育场所,科学、高效的高中德育管理机制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之上的。通过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能够使教师更加全面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能够让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中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情况,在双向的监督与引导之下,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
        例如,学校德育处可以组织开展德育教育主题家长会,邀请家长走进学校,学习更多地德育教育知识,强化家庭在德育教育中的功能;可以构建线上家校交流平台,促进家校互动,增强德育教育成效。
三、结束语
        总之,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德育教育者要以“立德树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出新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忠明.提升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时效性的具体途径[J].试题与研究,2020(04):38.
        [2]王诗瑞.高中学校德育管理方法有效性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2):174.
        [3]孔凡秀.高中德育管理的常见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08):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