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燕
上思县上思中学 535599
摘要:当前高中教育阶段,班级管理关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个方面,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力量,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也是联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纽带和桥梁。现实中,独生子女的特殊性使得大部分孩子带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孤傲、难处、自私、无礼等负面表现越来越多,往往在教育管理中与班主任、任课教师产生对抗心理。这些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突出的问题。要想扭转这种局面、改善这种僵化的关系,就需要班主任提高认识、更新理念,协同任课教师共同施教,让学生在有激情、有关爱、有责任、有冲劲的良好氛围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任课教师;班级管理;积极性
引言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高中属于较为重要的学习时期,学生在高中阶段会对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认知,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高中教师需要不断强化班级内部管理,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心理指导,迎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需要发扬自身的耐心和爱心,使用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创新班级内部管理理念,使班级内部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综合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速高中期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最终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
1高中时期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的时候,可以丰富教学评价方式,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目前班级管理中,教师仅仅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潜力,导致班级内部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出学生的优势,并将其充分挖掘,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自信,对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2班主任调动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的措施
2.1对班级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相关教学实践表示教师自身教育能力与专业素养的高低与其人格魅力有着直接联系,高中班级内教师需要正确约束自己,做学生的榜样,这时学生就会在教师榜样的作用下建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端正自身学习状态,为学生树立发展方向。高中教师需要持续增强自身专业性,不断充电,在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中。高中时期学生与高中时期的思想存在较大差异,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想已经从高中简单的思想逐渐趋于复杂化,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丰富班级管理模式,不能只采用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若教师始终采用单一的班级管理方式,不但会致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有效沟通,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产生距离感,无法为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错误的指导方式应该采取教育说服方式,切忌冲动盲目损伤学生自尊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高中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使用爱和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按照正确的道路前进。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使学生能够更易于接受教师的意见和指导,对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若出现严重错误,教师需要注意情绪控制,在冲动教育下不但会影响班级管理效果,还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较大创伤,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教师需要认识到不同场合下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在公共场所及人多的场所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教育言语需要委婉含蓄,使学生能够在不伤及自尊心的情况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对于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2.2强化自我意识,调整自我管理心态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要帮助高中生树立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自我认知上,要引导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要能认清自身的优缺点。其次,在情绪上要学会自我克制和自我调节,面对成功时不能骄傲自满,遭遇失败挫折时不能一蹶不振,要能够调控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中。再次,在意志品质上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认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锻炼自制力。最后,还要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在不断追求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收获成长和希望,使高中生做到自立自强。因此,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关注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调整高中生自我管理的心态,教会学生反思,积累经验,始终保持健康的情绪,进而实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2.3丰富班级管理内容,全面铺设班级管理
传统的高中是以培养考试能拿高分的学生为基本目的,所以班主任也在这一功利的教学思想下,局限了班级管理的内容,他们通常会围绕学生的学习问题来组织班级管理活动,忽视了学生在其他方面可能取得的学习发展。因此,高中班主任要积极丰富班级管理内容,跟随学生的成长轨迹去调整班级管理的计划,以便全方位地渗透班级管理,帮助学生解决各类成长问题,切实优化班级管理质量。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笔者会全面分析学生的成长问题。如有的学生近期的情绪波动很大,直接影响了学习行为。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这个学生的父母近期经常发生争执,而学生也因此感到害怕、担忧,无法克制自己的思想,害怕自己被遗弃。
2.4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家长在观念上无法做到完全的统一,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而亲子活动的实施,对学生心理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班级开展一些亲子教育活动,主要作用在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例如,“听,他们有话说”的心理倡导活动,让学生和父母手中举着荧光棒,努力奔跑。在活动的过程中,参与者在奔跑的时候也会影响周围的人,充分认识到越小的孩子,心中的空白点就会越多,所以,家长要将重点放置在心理健康上,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状态,知道应该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家长。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将教师看作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创建家长沟通群,增强两者的联系,在实行教育工作的时候,也要得到家长的理解,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在家校一体化模式下,教师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心理健康的书籍、电影等,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教师需要认识到班级管理对于学生学习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其次,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给予一定重视,班集体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丰富,使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实现自身发展,为学生未来学习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练彩莲.关于初中班主任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策略探讨[J]商情,2019(40).
[2]侯亚妹.班级管理中初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