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11月33期   作者:张维
[导读] v
        张维
        重庆市涪陵第十八中学校       408000
        摘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观念的具体体现,是我们亿万华夏儿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凝练出的文化精华。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能让我们更好的传承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及意识,还能促进我们思想观念的提升,让我们更好的发展与成长。语文教学本身就是我们学习中华文化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渠道,汉语言和汉文化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极大促进学生文化知识及文化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意义做法
        引言: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段时期,高中年级的孩子们即将用三年的时间迎战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因此,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及学习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就对我们的教学思想及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有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以便让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中得到成长与提升,同时又不影响学生接受基本的文化知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其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取向,规范着我们的道德品格,还深刻指导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举止,让我们在发展成长中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理想信念、道德修养、自信自强的人。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指导着我们思想观念的形成与成长,让我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世界观、价值观,让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与文明[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到来,越来越多的舶来思想与文化时刻侵蚀着我们的精神文化,对于高中阶段的孩子们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观念,但是仍不具备较高的文化分辨与判别能力,因此,新兴的思想与文化极易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强有力的冲击,使他们在成长中迷失自我,逐步丧失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充分强调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对我国实现民族复兴梦的重要精神支撑作用。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重新树立并巩固学生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正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希望与未来,而青年人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十七八岁的高中青年学生正是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力量之源、精神之源,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哲学思想、精神观念,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发展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为了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更快更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国青年能够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吸收来自民族的力量,从而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带领中华民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奋勇前行。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做法
(1)深入研读文本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我们的教材文本中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需刻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而只需对语文文本内容深入研读,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教授学生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便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2]。
        《过秦论》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篇课文,对于秦君的功过是非很多人也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学习《过秦论》的过程中,除了分析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外,我们亦可对秦文化及成就做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同学们对秦朝历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例如秦国在治国思想上选择了法家,提倡以法治为核心的治国策略,这种不近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治国策略极大地加强了秦国君臣百姓的凝聚力,使秦国迅速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也为后续的“吞二周亡诸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及我们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亦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思路,让我们能够将枯燥的文化知识转而以生动的形象展示于学生眼前,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氛围。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在我们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通过简短的文字感受作者的思想及情感,还能通过联想感受作者之感受、体验作者之体验,让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丰富我们的情感。《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诗歌,诗中前四句写的登高见闻生动形象,在学习该诗时,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搜寻一幅契合登高见闻的山水画作,让学生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带给他们视觉上的冲击,与此同时,渗透一些关于我国国画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大家在古诗、国画中全面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束语:
        综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亦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了重要的保障。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习惯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让他们在紧张的文化学习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保证我们课堂教学的高效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怀宇.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 东北师范大学.
        [2]. 覃慧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