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11月33期   作者:刘永强
[导读]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刘永强
        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镇磨汊港小学,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创设各种趣味性的课堂活动,通过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文章就关于如何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展开研讨,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
        1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尚且存在诸多的问题。很多学校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往往更多采用的是传统“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普遍存在于诸多学校的诸多科目教学当中,数学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文科科目的学习,单纯地把学习内容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解不了数学内涵,使学生在基础学习上就存在不足。
        其次,还有很多学校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没有那么重要,只是简单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即可,这种情况就会很可能造成学生在步入高年级之后,由于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数学断档情况的发生。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环节紧扣的学习科目,基础不牢固,很可能就会影响今后的学习。所以学校存在的这种教学态度是当前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最后,还有一部分原因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就是老师水平不合格,一些地区的小学老师认证存在很大的漏洞,一些不是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被安排到数学教学当中,这在给老师造成教学难度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还有一种较为恶劣的情况,那就是一些没有教师从业资格的人员成为学校老师,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基础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很容易在根本上耽误学生的学习,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等现象的发生。
        2增强小学数学课堂趣昧性的意义
        2.1增强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少考虑小学生学习需求和感受,小学生对数学课堂毫无兴趣,潜力也得不到开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合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调动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成长,从而刺激小学生的思维,在兴趣和乐趣中自主地学习。趣味性的数学知识可以改变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趣味性与知识性并举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可推动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
        2.2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易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降低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难度,减轻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过去,小学数学教师不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小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小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文字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很多数学知识在学完后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忘了。当引入趣味性数学教学后.数学课堂有了新的转变.小学生和教师在一起学习、游戏、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小学生愿意向数学教师敞开心扉,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3帮助学困生转化,实现共同进步
        每个班级都会有学困生,有的是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只能由家里长辈照看,导致对孩子的管理较为松懈,家庭教育缺失,学习成绩不理想;还有的是因为天生对数字不敏感,学习数学有些困难。虽然导致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学困生的身上也有优点,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学困生要不抛弃,不放弃,应当看到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对学困生要及时进行表扬。

学困生之所以不想参与数学课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数学知识晦涩难懂,数学教师将趣味性原则渗透到教学中,给不同水平的小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班级中全体小学生的共同进步,获得长远的发展。
        3小学数学趣味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3.1创设趣味情境,增强课堂感染力
        创设趣味情境是课堂上提升学生注意力常用的方式和手段。对于有着活泼好动、爱玩爱闹天性的小学生来说,实现他们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的媒介在于兴趣的培养。而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能够摆脱传统单纯语言文字讲解带来的枯燥课堂氛围,充分刺激并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集中到课堂上。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创设集声、像、色于一体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动力,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打好基础。例如,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我就在课堂伊始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视频,以达到课堂汲取的目的。视频的大致内容是:龟兔赛跑结束后,兔子对赛跑输给乌龟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打算找乌龟再比试一次。这次他们比赛的内容是为两块分别是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空地铺草坪。兔子看后不乐意了,说两块土地的形状不一,因而面积不等。而乌龟则经过观察、测量后发现,两块土地面积是一致的……有趣的讲解及生动的画面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他们都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我也趁机引入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等内容,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如此,通过借助多媒体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动力,对推动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2开展竞赛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是多样化的,当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开展了竞赛式的数学活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就是“竞赛式数学活动”的一个体现。竞赛式的数学活动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帮助小学生复习、巩固“四则运算法则”,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竞赛式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数学竞赛的题目,要注意把控题目的难度,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展一个不一样的数学课堂活动,那就是四则运算的数学竞赛活动,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上展示的数学题目并计算,先上台讲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得一分,如果答错了不得分,由下一个同学答题,直至正确为止。”这样的数学竞赛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反应能力。
        3.3把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趣味教学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降低知识的陌生感。比如在教学合理安排时间时,首先通过播放一个生活片段,(小明起床后先打开录音机,边听英语磁带边洗漱、吃饭、整理书包,然后上学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看看别人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再通过提问引人新课,让他们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当中,不由自主的就会运用刚才播放的片段当中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就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与数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深切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
        4结语
        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一改以往填鸭式教学的弊端,老师要尽可能多的增加趣味性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热爱。同时,老师还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或者是学会通过多角度帮助学生学习数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胡艳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性教学实施途径[j].文理导航(中旬),2020(11):31+34.
        [2]李衍振.浅析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与途径[j].考试与评价,2020(09):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