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晨
禹城市综合高中 251200
摘要:高中化学在历年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对于学生而言,化学的基础内容繁多冗杂,难度较高,大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其内容,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高中电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运用一定的问题教学方式将化学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化学知识。同时,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有效提高电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作为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利用问题教学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加轻松地理解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工作时,应当有效结合实际生活,将教学内容与广告、新闻以及国家热点问题等相联系,合理创设问题教学。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引入生活实例,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深度。
1问题教学法在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内涵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是通过高中化学教师的对化学问题进行设计进而引导学生自发思考讨论实验而去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的化学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引入问题引导法旨在提高高中生对化学学习的自主性、增强高中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兴趣核动力,符合核心素养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
2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生活化可以使学生独立理解和思考化学知识,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和中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2不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都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而是比较关注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题目的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实际上是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的。不仅如此,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化学思维是学生探究化学问题、解决化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支撑。另外,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还有化学思维能力。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时,化学思维能力还有主动思考能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还有生活。
3高中化学问题引导法的实际应用改善
3.1问题应紧扣教材内容
高中化学教师提出问题是问题引导的第一步,高中化学课上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对后续对学生的引导效果具有重大意义。高中化学课堂上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其中问题的提出应当遵循一些原则,如开放性、各知识的关联性、创新性等等。譬如,在电解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可以提问:在该反应中,浓硫酸起着哪些作用?反应中还原产物是什么?如果电极反接会发生什么?等等。
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不断引发学生往更深层次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思考,学生自主的探索思考,同时也会更加细心观察实验现象来验证自己思考的正确与否,如此掌握的知识远比高中化学老师强行灌输的牢固,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为下一次思考不断奠定基础,养成喜欢自主探索思考的良好化学学习习惯。
3.2问题应符合学生认知
以往的高中电化学教学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使其被动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坚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教师在教学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一课时,首先可以向学生提问新型电池的种类,如锌锰干电池、铅蓄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电池的特性。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浏览教材内容全面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其对原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化学反应进行初步的了解。
3.3问题贴合生活实际
生活中的部分广告和新闻中均参杂了一些化学因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广告和新闻,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高中化学必修一《铁的多样性》一课时,可以适当结合新闻内容创设教学问题:现阶段,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迅速,而在修建铁路钢轨时运用化学反应焊接钢轨。教师可以将新闻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告知学生这一化学反应必须在高温条件下将三氧化二铁的粉末与铝粉进行反应,从而生成铁单质和氧化铝,并且释放出大量热量。有效利用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新闻报道,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认知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自主进行化学学习,从而提高其独立自主能力。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4问题贴合故事情境
在课堂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把课堂氛围充分调动起来,给学生讲故事是非常好的一个方法,给学生讲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故事,一方面可以促进情感教学的推进,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课堂的趣味性。举个例子,教师在讲解维生素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维生素的故事,在很久以前因为航海事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海上的条件又比较艰苦,船员们经常会没有水果蔬菜吃,长时间不吃水果蔬菜就会引发一些牙龈出血、口腔溃疡等问题,身体也会越来越虚弱,严重的甚至会有死亡的风险,后来船行驶到一座沿海的岛屿上,船员们就摘了一些野果子吃,没过多久船员们的身体就恢复了健康。故事讲完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说船员们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在吃完野果子以后就好了?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在教师讲的故事还有提出的问题中被带动起来,主动思考野果子富含着大量的维生素,船员们是因为及时补充了维生素所以病好了,之前的生病也是因为身体缺少维生素,使得学生不仅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也意识到了维生素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问题引导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利用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效果提高是极其有利的,然而,目前我国高中教学化学教师在使用问题引导法教学法教学高中化学时,其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与理想效果相悖。因此,面对新高考,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引导法的应用需要高中化学教师不断实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总结完善,不断被高中化学教师实际教学改进的问题引导法将会更有利于达到核心素养下对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泓佟.化学技能性知识问题表单的设计及其优化策略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2]杨梅.问题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发展,2019(11):92.
[3]白雪.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分析[J].才智,2019(19):182.
[4]郝秀菊.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才智,2019(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