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
廊坊市安次区东沽港镇得胜口小学,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作业至关重要,小学生能够通过课堂作业巩固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并能加深理解。同时对所学知识可以进行独立的思考,并自主地解决当天课堂教学所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对课堂作业仔细斟酌,反复钻研,要考虑到课堂的实际讲授内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让优化的作业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真正发挥优化作业的作用,凸显课堂作业的价值,让学生能在课堂上通过做作业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
前言
数学知识逻辑性非常强,而小学生又活泼好动,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堂作业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数学知识。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我国小学数学教师针对优化“课堂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给出相应对策。
1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存在的问题
1.1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差异性
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作业是教师根据课本知识,统一为学生设计的课堂作业,但是,小学数学逻辑性较强,而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较差,统一的课堂作业,虽然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导致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觉得课堂作业过于简单而忽略数学的重点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会觉得课堂作业过于困难,看不懂,严重会导致学生不喜欢数学,可能会选择放弃数学课程的学习。因此课堂作业的差异性,影响了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2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缺乏趣味性
小学生比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对于新鲜的事物,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答案,教师也并不会详细地进行讲解。所以,课堂作业练习活动也就缺乏新意,导致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较差。
1.3小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很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优化“课堂作业”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2.1完善课堂作业的布置内容,提升学生技巧
实践证明,只有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作业,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经常组织课堂研讨活动,和学生一起探究作业的布置形式、作业中实例的引入范围,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比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时,教师在讲了基本的换算之后,要布置实质的课堂作业,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来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学会灵活的运用。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各个面值人民币的价值,才能发挥作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涵养。如果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可以采用模拟购物的游戏方式来进行知识点讲解,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根据孩子们学习基础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将教室布置为商场购物区,学生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来购买物品。在模拟购物场景的同时,学生能复习简单《两位数相乘》的数学知识,学会将数学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2.2关注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中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将培养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放在主位,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要让学生学会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设计具有差异性的课堂作业,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作业的趣味性
课堂作业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课堂作业的趣味性,可以满足小学生对作业的好奇心,让学生可以将心思花在作业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练习效率。
2.4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要使每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活泼起来,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教师引人《数青蛙》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几只眼,四只青蛙几条腿?”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被调动了起来,通过自身朗读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青蛙只数与嘴、眼、腿个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了用字母来表示这种关系的方法。
讲故事、玩游戏也是学生喜欢的课堂作业方式,这样的优化作业可以改变数学的枯燥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或课本插图编一段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情境中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还可以用设计游戏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可组织“口算速算一口清”游戏、数柴棍游戏、摸球游戏、掷骸子游戏等。通过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作业,学生感受到乐趣,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2.5综合思考,知识交融
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综合思考作为一个广义的概念,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学科内各个知识点的联系。综合运用,还包括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点的相互交融与综合运用。在知识的交融运用之间来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以此体现数学的价值。
比如,针对这样一道综合运用的题目:“百米短跑比赛中小陈用了12秒,小于用了16秒,小徐用了9秒,倩倩用了11秒。那么谁跑得快?谁跑得慢?最快的比最慢的快多少?”学生解答问题必须清楚认识到“同样的距离跑步用时少则跑步的速度快”。只有掌握这一知识点,才能正确解答这个问题。综合性的练习考查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整体认识,注重学生各个学科间知识的充分联系和运用,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全新视野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6反馈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在课堂作业的反馈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课堂作业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这就需要在实际教学当中能采用不同方式方法,将错误资源加以科学运用,从而变弊为利,这就能有助于提高课堂作业的完成效果。数学课堂作业的布置要注重从反思的方面加强重视,理性对待反馈结果,要能够做到不骄不躁,积极肯定学生的优点,但是也要看到学生的不足,能够在作业的布置上进一步的优化。优秀的教师在进行批改作业的时候,对学生的错误是保持宽容态度的,会通过欣赏眼光对待,采用妥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高效改正作业中的错误。小学的数学课堂作业形式是多样的,要不拘泥形式,围绕数学教学目标来科学构思,从整体上促进学生学习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作业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该设计好课堂作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课堂练习的难易程度,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作业以趣味的活动展现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能够思考课堂作业,让小学生在课堂作业中受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而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乔玲玲.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内蒙古教育,2019(04):83-84.
[2]李青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研究[J].南北桥,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