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丽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兴国镇中心小学 435200
摘要:体育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习惯的课程,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方式十分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压抑,对学生的天性产生的很大的压制,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十分不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体育教学也需要引入游戏教学法,提升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了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游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中小学体育课堂;策略
引言:枯燥的体育课堂教学很难让天性活泼的学生有兴趣投入到学习之中,但是体育教学需要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规范动作、掌握要领。这样的矛盾使得学生感受到压力,容易使其产生厌烦情绪,学习效率很难有效地提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质情况,巧设游戏、创新教学,给他们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一、运用游戏开展课前准备
体育课堂的课前准备活动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有着活动学生关节、激发身体机能、整顿秩序等作用。传统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往往只是程序化的慢跑、活动关节等,同学们在这样的课前准备中很容易出现漫不经心、应付了事的表现,这就是他们的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的作用,使得他们没有做好充分地课前准备,在之后的学习中也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会运用游戏教学法开展课前准备活动。在这个环节中利用游戏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趣味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1]。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身体素质等现实情况巧合课前游戏,创新教学模式。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比较天真、喜欢幻想,但是身体素质很差,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情况,将他们耳熟能详、有意义的事件作为游戏背景,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他们扮演里面的角色,这样他们就会自然地带入其中,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高涨,课前准备活动也能够有效地展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一定的思维能力,身体素质较好,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具有悬念的课前游戏,在过程中设计各种困难和障碍,让他们通过合作、思考等积极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游戏。这样的课前游戏运用既保证了准备活动的质量,又适应了学生的具体需求,调动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很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体育课堂产生了期待,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教学的氛围和成效。
二、在知识传授中运用游戏
体育课需要传授学生运动理论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素养和习惯,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知识,获得身体素养的提升。教师需要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运用游戏,以多样化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学习中掌握运动的原理和技巧,实现寓教于乐。教师要对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交流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和游戏设计环节,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游戏活动,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地位[2]。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让他们主导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小学低年级中,同学们还不能完全适应体育课堂的学习规律,十分依赖教师的引导,这样的情况使得知识的传授和运动技能的练习效率很低。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开展教育工作,让同学们可以快速地学习和理解知识要点、掌握运动技巧,提高效率和质量。并且,教师还需要关注游戏的设计和组织工作,根据种类、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合理的改编和创新,提升趣味性的同时保证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游戏活动,提升其难度和趣味性的同时,实现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融入,充分地发挥出体育课堂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三、在课程结束阶段运用游戏
体育课对学生的体力消耗很大,在课程结束阶段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游戏,帮助同学们舒缓身体的疲劳,并借此机会进行总结和点评等工作。应该注意的是,课程结束阶段需要将同学们集合在一起,整顿秩序,更好地开展总结和点评工作。因此,在设计这个环节的游戏时,教师就需要考虑到适合以方队的形式开展的游戏,在难度上应该尽可能的简单,要利于教师掌控和评价[3]。教师可以在队列的基础上,巧妙地设置一些队列变换、动作演示等活动,让同学们有秩序的活动身体、回顾知识、听取教师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中巧设游戏、创新教学方法,对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作用,也能够满足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和运动习惯培养的需要。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导入、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结束等环节中利用游戏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趣味性的同时,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于建.提升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4:121+123.
[2]赵文顺,王琳.中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J].田径,2019,07:70-71.
[3]李金晓.中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7,03:61-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