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显芳
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 海南省海口市 571126
摘要:农村小学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课堂上要教会学生审题、选材、写作步骤,还要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会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并留心观察,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写作。
关键词:审题 选材 步骤 教材 体验 积累
学生由低年级升上中年级,学生由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过渡到自主审题,自主选材的习作,由原先要求写几句话到要求写一段话或几段话,难度增加,再加上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教学不如城市家长的重视,孩子们视野不够开阔,社交能力低,家长也很少买书给孩子阅读,也没空带孩子们去图书馆看看,更没有培养孩子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孩子们的知识面也相应变少,根本就没有积累一些好词佳句,所以写起作文来,东想西凑,语言干瘪,只是三言两语,写出的习作不是记流水帐,就是缺乏真情实感。对写习作一点也不喜欢,每次习作,总是应付了事,随便写几句,或摘抄别人的作文交上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我认为应从“课堂中学会写作方法和课后积累运用”这两方面去做:
一、教会学生审题
三年级的学生初学写作,头脑一片朦胧,不知从何入手,老师在作文课堂上,首先要指导学生读通并明确习作要求,从中知道习作要求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的……例如: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则习作要求:你身边有着许多亲朋好友,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人,除了写外貌还要写一写他的性格、爱好。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明白习作要求是写人的,写自己喜欢的人,不是写自己,还要写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如果学生没有用心读习作要求,不了解习作要求写哪方面的作文,只凭自己喜欢的去写,就会出现离题现象。
二、教会学生选材
选材很重要,学生不知道哪些材料是与作文要求有关系,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重点,所以老师要指导学生从生活经历过程中选自己熟悉的材料,例如:开心的一件事,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一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有哪一件是最开心的、印象最深刻的,选择写下来。因为经历过的事,心中有印象,写起来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像这样说真心话、谈真体验,学生就不会凭空想象,捏造内容了。
三、教给学生写作步骤
学生选好材料后,要指导学生想清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些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哪些是次要内容写略写。例如:写人的习作,指导学生可先写人物外貌,要简单写;再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爱好,这是主要内容要详写;最后总结收尾。第二段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爱好时,可先总后分,并举事例来说明,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或是爱好。又如写事的习作:先交代故事发生的起因(以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再具体写故事发生的过程,最后写结果。
学生明了写作步骤,按着步骤一段一段的去写,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最起码的方向没有错。
四、利用教材教给学生写作方法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是最好的作文教学例文,它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用心编排的,在上语文课时,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文知识,还要适当的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如:我在教《北大荒的秋天》这一课时,知道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在学习第4段时,讲到“原野热闹非凡。”我就教学生懂得构段方法是先总后分。第一句是中心句,后面那些话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
在学《卧薪尝胆》这课时,我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掌握写事习作的一般步骤:先写故事发生的时间“两千多年前”,地点在“长江下游”,人物是“吴王和越王”。再重点写故事发生的经过:越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写结果:越王出奇兵灭入户吴国。
五、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写起习作来就有话可写,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教师要创造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如: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春游和冬游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家庭,到大自然里去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去开阔视野。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六·一”游园活动、迎新年联欢会、年级足球赛等等。有了体验,有了经历,学生就有话可写了,也知道了中些内容是主要的,要重点写,不会凭空捏造。
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学校的QQ农场里,种有各种蔬菜和水果,我们可以开展田园课程表达课,让田园走进课堂,让乡村孩子在田园里探索未知,观察表达,放飞想象,将田园化写作内容和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相结合,由感而发,用真情催生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真正让学生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言我心”。
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途径。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无论在哪里,都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因此,开展了各种种样的活动时,老师也要要求学生留心观察,不能只是玩玩而已,要把看到的景物或事物写下来。
特别是我在上习作课:我的新发现。提前几天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在校园里观察到同学们的变化,在乡村里观察到了鸡、狗、牛、猪的生活习性,在学校的QQ农场里观察到了各种蔬菜和水果的成长过程……
经过留心观察,再动手写习作,学生兴趣高,觉得题材广,内容丰富,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写起来文思如泉,笔走如飞。
七、多看书,积累优美语句
一个善于学写作的人,必多读书,勤积累。因为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承。我觉得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个人准备一本读书记录本,每当做完作业时,或是睡前看一会儿的书,还有周末也要多看课外书。学校里有图书馆,家里也应有个小小图书桌,学生既要把所教的课文中的优美语段摘抄在记录本上,也要把课外书中看到好的名言佳句,摘抄在记录本上,反复多读几遍,甚至背熟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在旁边写上一些读后感受或是仿写一个小片段。经过长时间的阅读与积累,学生写作的语句生动具体,内容丰富多彩。
总之,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生写真人真事,说真言真语,丰富阅读内容,留心观察,勤于练笔,不断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施显芳,1972.7.22,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海口市,小学语文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