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胡蓉
[导读] 小组合作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优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整体的课堂效能具有一定作用。
        胡蓉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天立小学  646000
        摘要:小组合作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优质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整体的课堂效能具有一定作用。下面,主要围绕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在语文课上的具体应用展开合理分析,为促进小学生学习品质建设,而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撑。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前言:
        在全新的教育领域,小组合作作为全新的授课模式,具有一定的教学地位。具体指在教学期间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合理分组,然后在此基础上设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合作探究,从而完成学习任务,保证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将这一模式合理的应用到课堂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自主学习,在互学目标下分工合作
        在语文课上,为了充分发挥出小组合作的教学优势,作为教师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1]。根据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分组,要保证各个小组内的学生在数量、性别以及整体的学习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均衡性,这样能够保证各个小组都能够规范有序参与到课程探索当中。在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小组中挑选出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配合教师来完成组员职能的分配工作,做好学习秩序的维护与管理。并加强合作意识的渗透与宣传,让各个小组学生都能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本着互帮互助的原则,规范有序参与到语文课探索当中。
二、角色扮演,在互学氛围中趣味朗读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针对朗读环节进行规划设置[2]。营造趣味的朗读氛围,鼓励学生通过小组配合的方式进行分角色表演。在角色扮演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完成具体的朗读任务,并让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加以理解。有效梳理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文章所诠释的意境。
        比如说,在围绕《曹冲称象》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思想认知,并激发对朗读的热情,则可以合理的设置趣味的朗读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动作的展现,将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更加直观的呈现出来。并鼓励学生在趣味朗读之后,进行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探讨自己的感受,例如“曹冲真的好聪明啊!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大人在称象上的困境。”分享自己的朗读体验,和所获得情感,在互学中成长,从而让其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领悟课程内容。
三、讨论分析,在互学中交流分享
        在进行小组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展开讨论与分析[3]。在互动交流的氛围下,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介绍,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思维得到合理的发挥,也能够保证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具有深度和高度。


        比如说,在引导学生就《妈妈睡了》这一内容展开合作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则可以先引导各个小组通过阅读文章就其中关于母亲的描写展开讨论。通过知识内容的总结归纳与梳理,来培养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阅读思路。并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从而保证所构建的内容体系更加全面。然后引导其在组内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畅谈自身对于母爱的认知和感受,以实现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深度落实。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分享,总结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感受。学生之间通过互学,分享自己对母爱的认知,例如有的学生说我很爱妈妈,在平时要少让妈妈操心,有学生表示妈妈很辛苦,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帮助妈妈分担家务……,在互学中增强情感领悟。
四、实践探索,在互学探究中拓展延伸
        在语文授课期间,教师需要以小组合作的模式为支撑,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开发与优化设计。加强实践探索活动的全面落实,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探索和感悟。同时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面,让学生对于文化的认知得到有效的延伸。也能够让其在丰富自身内在文化涵养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提高自身整体的人文素养。
        比如说,教师可以围绕优秀的传统文化组织趣味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就教材中优秀的古诗词文化进行诵读和赏析,并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发掘比较经典的文化素材。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索。在组内就具体的学习思路进行整理,然后再逐渐展开经验的分享和讨论,例如本着互学的精神分享优秀的学习方法,如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或者引导学生在互学的前提下进行思维拓展,分享自己所阅读过的书籍,以及所获得感受,比如说,鼓励学生分享《鲁滨孙漂流记》的阅读心得,分享阅读经验,实现互助、互学。通过自主总结与反思,不断提升自身在语文课程方面的探究和学习水平。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搜集和整理,并借助一定的现代化手段进行展示。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在实践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局限。然后给予学生正确的思路引导和启发,将优秀的学习方法有效的渗透给学生。让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进行组内配合,共同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探索,提高小组合作的综合学习效率。
结论:
        依前所述,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合理的运用到语文课堂上,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意识,并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下,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小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保证整个课堂教学更加的高效。通过合理分组与分工,分角色朗读以及互动交流,实际探索等多项活动,来为小组学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拓展活动载体和平台,突出学生合作学习的综合效能,助力其在合作探究中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积累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张珊娜.小组合作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150.
[2]张婷.互联网+背景下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18):195-196.
[3]林秋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冶金管理,2020(17):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