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识谱教学“从心开始”的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丁丁
[导读] 小学中的音乐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活动,是使少儿学会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和表现美的重要途径
        丁丁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 314500  
        【摘要】小学中的音乐课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活动,是使少儿学会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和表现美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少儿音乐识谱教学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和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少儿 音乐 识谱教学
        【正文】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这几年时间里,有着这样的深刻体会: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就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简要谈几点体会:
        新《课标》对识谱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为我们指明了识谱教学的途径。将教学与趣味节奏、巧唱音符、加强创造等活动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在充满乐趣、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识谱,这种以学定教、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对于识谱教学更具实效性。
一、以兴趣为主进行教学,识谱从心萌发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 ⑥由此可见,新课标非常重视兴趣在音乐学习中的作用,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已把培养学生的兴趣当成了一种目的,是体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上的一种具体目标。形式多样的游戏法,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愉悦。
        在教学过程中能借助儿歌来帮助记忆。列如:在人音版第6册学唱《摇船调》这课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可以通过谜语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并记住反复跳跃记号。谜语;“一对亲兄弟,两个站一起,左边瘦来右边胖,左边站着小冒号,如果他们一出现,就得从头跑一遍”。
        将乐器引进课堂,让学生用乐器来吹奏简单的旋律或乐曲,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演奏乐器,也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一种准确的音高概念,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识谱的能力。这些都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使他们在无形间牢固地掌握识谱知识。列如:教受口风琴乐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学生们不仅会吹了乐曲,而且学了C调的音阶。
二、在音乐实践中进行教学,识谱践行见心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过去的音乐课总是单纯地教授理论知识,使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实践产生了脱节现象。但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它列为了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过程。因此,所有音乐教学领域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⑦因此,音乐教学中的识谱教学也不例外,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而应把它融入到各种音乐实践中。
        在唱歌教学中进行识谱教学,如:可根据学生的识谱水平,截取一段完整乐句,或者完整乐段的谱子进行教学。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进行识谱教学,如:截取相应被欣赏乐曲的主题或者完整乐段的主题,编成简谱进行视唱。在音乐创造活动中进行识谱教学,如:创编节奏,并运用打击乐进行伴奏。也可进行曲调接龙。
三、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构建内心听觉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人们最容易也是最能直接感受音乐的一种活动,它是我们进行音乐体验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达尔克罗兹认为,一切音乐教育都应当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模仿和数学运算的训练上。音乐教育既不应该是单纯的技术训练,更不应该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的运动和情感的体验。
        既然听觉在音乐学习中这么重要,那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呢?有些教师在课中不断让学生听辨单音、双音、和声、旋律等。笔者认为这些训练对普通中小学生来说似乎太专业化了,这种高要求的训练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失去对学习识谱的兴趣。所以,在选择具体的方法上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程度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生学习一首新歌之前,先把这首歌曲的乐句顺序打乱,然后教师把歌曲完整的弹奏几遍,让学生把这些打乱的乐句按照教师弹奏的顺序重新排列好。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训练了学生的听觉能力,也让学生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听辨旋律上,同时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
四、进行形象的识谱教学,点线面用心相连
“图形谱”可以初步定义为通过实物、点、线等图形或符号,将抽象音符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以体现旋律线条走向、节奏长短和音的强弱等音乐表现要素。”⑨它是识读乐谱的一种有效手段和过渡手段。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对符号和图形反应很敏锐。如果能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进行识谱教学时借助图形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知通道的机会,把听觉和视觉有机的结合起来,它会让乐谱知识更具有形象性和抽象性,从而提高识谱教学的效率。
        在初学识谱时可以借助“柯达伊手势的图形谱”,教师自己做出用不同的手势及高度代表唱名,让学生跟随教师手势的变化直接唱出唱名的准确高度。其直观的演示效果对音乐教学很有帮助。它最大的优势是帮助孩子掌握音高。柯达伊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把所唱音的高低关系在空间里具体表现出来。七种不同的柯达伊手势所代表的七个不同的音高,使听觉转为视觉,对学生进行音准的训练。
        运用“图形谱”把一些抽象的音乐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和通过“柯达伊手势”把不同音高的关系具体表现出来,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普通中小学的识谱教学中,可以使识谱学习的过程变得更生动活泼,更富有趣味性,并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因此,音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可以借助这一简单、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识谱学习。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
[2]王丽芳《少儿视唱》[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7
[3]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