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宁
山东省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齐河县技工学校) 251100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人才,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中职技能教育。营造全社会尊重技能型人才的浓厚氛围,重视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衔接,能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关键词:中职教育 乡村振兴
引言:20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关之年,“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助力乡村振兴,离不开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
乡村振兴,要实现五个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关键,乡村的人才振兴,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推动力量,肩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口质量,探索乡村文化社会新生态的重要作用。
中职教育要把学历职教和职业培训同等重视协调推进。要按照当地人、产业发展的实际和职普比大致相当的要求兴办中职学历职业教育;要整合当地各种培训项目和资源,针对本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转岗入职培训等。中职教育既要能做出学历职教的每一桌“席”,又要能常态化地做出职业培训的每一道“菜”。把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结合起来,同时抓,实行职业培训与定向就业相统一、职业技能与文化生活相结合等举措,持续培养养老护理师,面点师、育婴师、乡村游专业从业人员等紧缺型人才。
中职教育要区别于普通教育,跳出教育办教育,开门办学,服务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留得住,用得着,干得好”的农业技术技能人才,适应当地资源、产业发展水平,培养服务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人才,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对于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明显,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才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撑。在探索中职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创新与改进:
(一)创新中职教育理念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要想使中职教育持续发展,先要在思想认识上走出诸多的误区,更新职教理念。
首先,中职教育要对接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中职教育要重视农村的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服务需求、产业布局特点,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电商人才、第二三产业技术技能人才,使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中职学校要通过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更新观念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另外,中职学校及当地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公众号、自媒体、报纸、网络等宣传渠道的优势,改变学生、家长群众对职业教育固有的偏见,使人们对职业教育具有更真实、全面的
认识,使传统思想发生转变,提高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认知与重视的程度。
(二)结合当地乡村经济社会特点开设课程
当前乡村经济要想实现供给侧改革,需要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当地环境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展休闲农业,发展电商,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这就需要培养旅游、电商、经营管理等人才。
另外,基于农业设置相关专业,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要想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人才。
同时要注重农业类专业教师的培养,使学校教师熟悉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等知识,从而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对乡村经济有更全面的认识,将来更好地在乡村实现创业、就业。
最后,在非农类专业中设置涉农课程。比如,在机械专业设置农业机械课程;在财经专业可以设置农民理财、农村财务管理等课程。以此,有针对性地满足乡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创建网络学习平台
很多中职学校的培训部门在乡村创办了教学点,通过多媒体教室、网络平台、微课等多种方式创建农村教育学习平台,使更多的人们获得职业教育机会,使自身技能获得提升。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人们提供教育资源,通过网络教学推广农业科技相关的知识,了解电商创业的流程与技巧,传播卫生、护理知识和现代育婴育儿理念。
另外,还可以邀清院校教授开展网络讲座,邀请农民参加,通过深入浅出的表达,使农民更深刻地了解国家对于农村的新政策,新技术与新的发展形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更高水平融合。
(四)充实师资力量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没的需求,要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使职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需求得到满足,使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首先,改革中职学校教师的聘任制度,优化人才结构,吸引优秀人才。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担在教师,加强校企合作,充实专业教师队伍,使学生了解到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业态。
另外,中职学校要对教师开展进修、培训等教育,使现有师资素质得到加强,学历得到提升。还需要,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与刚毕业的大学生,充实教师储备。
(五)打造特色培训品牌,提高培训质量
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当地产业的兴旺,而产业的兴旺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中职职业培训过程中,要走品牌化培训之路。职业培训是一项教育服务,打造培训品牌能有效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提升职业培训的吸引力。这就要求针对当前乡村职业培训的具体问题(如培训政出多门、培训内容同质化、培训效果不佳等)进行改革,打造培训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所谓培训品牌,从培训内容上看,应该选取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技能或当地发展急需的技能,有统一的培训大纲,有规范的考核标准,有精心编制的系统化、科学化的培训教材;从培训方式上看,应该创新培训方式,如利用开发手机APP,创建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互联网+培训。近年来,×县打造的“×县能人”“×县工匠”等培训品牌,广受用人市场好评,打造职业培训“品牌化”非常成功。
改革职业教育,助为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产业转型需要多种人才,一方面,中职教育要满足本区域的行业企业发展,围绕当地主导产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走精难培养之路。另一方面,各地乡村各有特点,特色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为当地培养人才的中职教育应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专业,进而创建特色学校,走特色培养培训之路。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中职教育只有正确面对自身的处境与问题,探寻契合当地乡村经济发展需求的路径,才能彰显其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接续奋斗,再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Z].新华社,2018-09-28
[2]谭金芳,张朝阳,孙育峰,李书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才战略的理论内涵和制度构建[J].中国农业教育,2018(6):17-22
[3]郑辉.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8(6):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