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情景创设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席浩洋
[导读] 音乐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正所谓教师们一直追求的“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席浩洋
        南京市江宁区空港小学
        【案例背景】
        音乐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正所谓教师们一直追求的“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音乐教学有一个重要的辅助手段,那就是课堂的情境创设。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在小学低年级更加能够凸显其重要性。有“情景”的音乐课堂能够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有情景的音乐课堂能够让音“乐”变成快“乐”,让学生“乐”在其中。
        【案例描述】
        教学片段一:“乐”在其中——小青蛙的故事:
        师:教唱《小青蛙回家》时,教师用故事作为情景导入。
        师:“小小尾巴,黑黑的头,大家结伴游游游,双腿慢慢在长大,荷叶跳跳找妈妈”。同学们,请问老师刚才谜语讲的是什么动物?
        生:(兴奋地回答)小青蛙、小蝌蚪!
        师:今天的故事和小青蛙有关,同学们下面来听一听老师带来的故事。
        师:在池塘里有一群黑黑的小蝌蚪,小蝌蚪们一天天长大,长成了一只只小青蛙,小青蛙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们想去自己劳动和玩耍”。青蛙妈妈同意了小青蛙们的请求,于是小青蛙们就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跳了起来。小青蛙们不停的游啊游啊,突然,他们发现迷路了,怎么都找不到回家的路,很着急的大喊了起来,好像在唱:“我家在哪里,我家在哪里?”
        师:(教师提问)“你们能够帮小青蛙们一起找到他们的家吗?”
        (故事情景创设:情景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学们都非常积极的希望帮助小青蛙们。这时,情景营造为教师引入“图形谱”、听旋律、读歌词等环节做好了情景铺垫。在情景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对应的音乐知识。)
        教学片段二:“乐”在其中——龟兔赛跑的故事:
        师:我们的课堂来了两位朋友,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是谁呢?有请两位小主角登台!(乌龟和兔子的道具)
        师:下面同学们仔细听,听一听,老师下面用钢琴弹的两段旋律,其中哪一段是小兔子?哪一段是小乌龟?请你根据老师的钢琴旋律模仿一下相应的动作吧。
        师:是时候有请今天的两位主角出场了!仔细看!(点击播放无声的动画片)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动画怎么感觉有点怪?感觉好像少了些什么似的!谁能来告诉老师,少了些什么呢?
        生:少了声音。
        师:原来刚才的视频中少了声音!如果动画片少了声音,你们觉得还喜欢看吗?
        生:没声音的动画片不如有声音的动画片更好看,我们都喜欢有声音的。


        师:下面让我们为小乌龟、小兔子配上合适的声音吧!
        师:下面听一听两段音乐,这两段音乐由管弦乐器演奏,让我们一起听一听,然后根据我们听到的音乐,为小乌龟和小兔子配上合适的音乐吧!
        (多媒体展示乐器图片及演奏姿势图片:大管、单簧管)
        ?师:刚刚听完了两种乐器的音乐和音色,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以上两种乐器的外形、音色有什么特点呢?
        (乐器大管身体比较大,大管的吹嘴比较长些;乐器单簧管的管身和吹嘴都比较短些;等等)
        师:让我们再单独来听一听两种乐器的声音吧!让我们更好的区别和对比两种乐器的音色!
        生:(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发言)
        师:同学们的小耳朵听辨能力都非常强,都能够分小组讨论和回答出那么多的特点!下面,让我们把两种乐器演奏的音乐送给小兔子和小乌龟吧!(还原动画的配音)
        (故事情景创设:第一段音乐:轻快、活泼,具有跳跃性,适合为小兔子配乐。第二段音乐:低沉、平稳、沉重,适合为小乌龟配乐。通过两种学生熟悉的小动物进行情景创设,学生反复听辨两种乐器的音色特点,最终能够熟记大管和单簧管的音色和演奏音乐片段特点。学生根据两段音乐不同的速度、音色等特点准确为动画配音,建立起音乐准确的片段,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案例反思】
        一、创设“游乐园”之多媒体巧用
        1.“乐”藏于“画”——利用动画、图画营造情景氛围
        “利用图画、动画”是音乐课情景再现的手段之一,在很多优秀的小学音乐示范课上,一节音乐课结束后,黑板上都呈现出一幅漂亮的情景化。虽然,并不是每名音乐老师都能够画一幅好画,但利用多媒体可以更加有利于我们营造情景氛围,并且简化我们作画的时间。巧妙地使用多媒体,可以再现教材内容中的情景,能够把歌曲表现内容形象化。情景构建的方式适合儿童对情景的接收特点,更加易于低年级学生理解,更加直观、形象。藏“乐”于“画”,再结合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情景描述等,能够使学生充分进入情景,乐在其中。
        2.“乐”藏于“景”——利用音效、音乐营造情景意境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课不只是音乐的教学,还包括音效、音色的学习。在情景的创设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音效构建场景”、“音乐渲染情景”。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音效的利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方便营造情景氛围。比如:水流声可以营造小河流水的情景氛围;再加上鸟鸣声能够营造山野田间的情景氛围;等等。再比如,教学片段二《龟兔赛跑》故事中,大管的音色和单簧管的音色分别演绎乌龟和兔子的表现。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音效给学生最直观的听觉体验,还可以加入适当的音乐进行场景渲染,从而做到完美的“乐”藏于“景”。
        二、创设“游乐园”之主人公明确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小学音乐课堂情景创设必须把学生作为主体,只有教师明确了学生的主人公意识,一切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的创设出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情境创设在各个学科都会涉及,倡导“以生定情”的创设理念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经验。不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创设将与学生的生活或者年龄像割裂,学生可能无法感受到情景的吸引力,反而会画蛇添足。音乐教学情景创设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学生能够进入的“游乐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比如:教学片段一《小青蛙》的故事,情景创设的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如果针对高年级学生创设情景,显然要创设更加贴近高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及生活经验的情景。
        在低年级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特点非常明显,积极努力的挖掘教材内容,构建“乐”、“情”、“景”三位一体交融的最佳氛围,让音乐表现的更加形象化,从而学生能够轻松学音乐、学乐理、学知识,最终得到美的教育。打造孩子们的游“乐”园,把音乐变成快乐,把快乐带给学生,让写生在音乐课堂的“游乐园”里,“乐”在其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