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帅小英
[导读] 审美教育作为高中音乐课的重要教学任务、核心教学内容,在欣赏教学中既至关重要又极为关键。
        帅小英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青神中学, 四川 眉山 620460
        摘要:审美教育作为高中音乐课的重要教学任务、核心教学内容,在欣赏教学中既至关重要又极为关键。高效的审美教育既能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质的飞跃,又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和升华。
关键词:高中音乐;审美;鉴赏
        当今高中教育教学中,提倡教育者从素质教育入手,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但是,音乐美育更是一门与审美素质密切相关的课程,教育者以美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有效的美育下,让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强,甚至能引导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优化。
一、教学设计与实际需要相结合
        老师应以音乐欣赏教材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从音乐基础知识、参与兴趣、接受程度、学习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班内学生的音乐素养,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欣赏教学相适应。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以鉴别和欣赏为主,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相对较少,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曲目、背景知识介绍、鉴别与欣赏等内容,严格控制教学质量,学生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音乐内容,了解作品中运用的各种音乐元素,体会作品中的审美情趣,实现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作品自我分析理解能力。例如,高一“独特的民族风”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可将部分民族舞蹈音乐视频作为课堂导入,结合教材中对辽阔草原、乌巴朗松、牡丹汗等音乐作品的鉴赏,使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民族风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在多结合的音乐鉴赏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以基础音乐鉴赏内容培养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老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多结合音乐知识讲解,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使学生在欣赏教学中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元素。例如,教师可以结合问题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赏析课上多思考,总结,在欣赏并学习第十五节贝多芬音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奏鸣曲和交响乐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才能充分展示他的音乐魅力?我们可以从他的钢琴曲中获得哪些音乐知识和感情?通过提问反思加强学生对贝多芬音乐相关内容的整理与归纳,使学生在音乐基础与鉴赏知识的提升,在音乐鉴赏中能更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基本情感与技法运用等。

在音乐基础知识不断积累学习,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感受的过程中营造和谐互助、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
三、从内容入手,优化音乐体验
        高中音乐教材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与审美相关的内容。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时,可以在这些审美因素的指导下展开。从而使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也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教育者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处理教材内容,无需太过传统,甚至可以适当地调整和补充部分内容,收集一些适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抓住学生好奇心、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或视频作为课堂补充。例如,教育者可以从“时间维度”出发,对教材中同一时期的内容进行编排,使欣赏内容更具条理性和有序性。这样,在进行美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就不会出现层次不清,结构不清的问题。第二,教育者也可以从“空间维度”入手,合理地安排教材中相同地域的作品;如把信天游、花儿等西北地区歌曲编成歌曲,并对其进行有序的感受与分析,了解其演唱形式、基本结构和风格特点等西北音乐共同的审美特征。
四、多学科挖掘美育资源,综合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不是专业音乐教学,高中学生音乐知识学习上也本就有限,在欣赏教学中更应积极整合其它交叉学科中的各种审美教学资源,突破音乐的局限,实现多学科的内容融合,再者音乐本身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各学科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结合这些内容可以弥补学生在音乐语言运用上的不足,全面提高音乐的视听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这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构建多元化、开放化、突破音乐教材限制的音乐欣赏教学课堂,应更丰富教学内容,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应将语言运用、艺术表现、动作美感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下,获得更强烈的欣赏体验。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老师不能只是一成不变地对音乐知识进行讲解,还应该多结合各种关于月光的民间歌谣、流行音乐等横向分析音乐节奏的差异,或融入诗歌文学、舞蹈美术等,让学生更具比较性,也可以增进对《月光曲》音乐内容的理解,提高音乐知觉。
结束语: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育者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高层次的审美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美育可以从兴趣、环境、内容、语言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优化美育过程,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直线上升,音乐与审美素养稳步提高,还能推动中国音乐、世界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延哲,房居清.浅谈建构主义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2006,(04)
[2]晁文超.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艺术品鉴,2015,35(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