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雅梦
安徽省蚌埠新城区实验学校 233000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颖且更新速度非常快的学科,几乎冲击了各个行业领域,发挥了其强大的功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当然,在小学教育上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学会信息技术技能也成了时代赋予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职责,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这给信息技术教学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容量迅速增大,课堂时间也得到了充分的使用,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自我认同感得以提升,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积极又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那么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效率是我们一线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我大胆尝试,在课堂上勇于实践,多角度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优化课堂导入环节,提升学习效率
1.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升课堂效率,好的导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法可以创设让学生心情愉快,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课堂气氛,是关系一节课好坏的关键。
那么怎样创设趣味性的情境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生活场景或者学习场景,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接触到信息技术,不太了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联系信息技术的知识点来充分调动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游戏导入,动画导入等,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第5课时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巧妙的选出学生让其提前准备的照片展示给大家查看,为下面学习照片查看器的各个按钮的使用做好了铺垫。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技能,可以从现实生活取材,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识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谈话导入,生活情境导入等,如我在教授六年级上册第1课期刊制作初规划时,谈话引入:孩子们,我们经常听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没有眼睛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接下来我请一位小朋友上台蒙上眼睛,从讲台走到教室后面拿一本书,孩子们看到没有眼睛的整个过程很艰难,体会到了眼睛的重要性,了解关于保护眼睛的重要性,继而为下面就保护眼睛来设计期刊进行宣传做好了铺垫,让大家都能意识到爱护眼睛,保护我们心灵的窗口,以此来提升孩子学习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的兴趣。
2.创设有针对性的情境
课堂上的每一节课都有对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特点来创设情境,就是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情境的创设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和铺垫,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学习。
3.创设有衔接性的情境
教学环节的完整、完善能推进知识更加系统地被学生学习、消化、吸收,创设有衔接性的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前后连贯有趣,贯穿于整个课堂,让知识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
如在教学“欣赏图片看成长”时,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节,播放学生在学校里的生活照片为导入方式,这些照片记录了老师、同学朝夕相处的日子,非常有现实意义,贴近孩子的生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下面的学习如何使用照片查看器浏览照片知识的开展和延伸,并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软件解决存在的问题,学以致用。
二、重视教学演示环节,突出重点、难点
教学演示是信息技术常见的教学方式,它直观、方便、有针对性,在演示环节中,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技能操作特点,强调操作时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哪些细节需要多注意,避免错误操作等等都可以通过演示体现出来。
如在教学“田园处处景色美”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画图”窗口后,为田园图片绿树、草地填充主体颜色,演示时要强调一个封闭区域只能填涂一种颜色,如果不是封闭区域必须使用铅笔工具绘画成封闭区域,如果是不同封闭区域要分多次填充,局部小区域可以使用放大镜放大后进行填充,为后面学习自主填充蘑菇房、小鸡、小花等细节填充颜色做好准备;再如教学“蘑菇房绘画”时,选择椭圆并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辅助绘画正圆,蘑菇房顶就是这样绘制的,那么想要绘制直线,点击直线工具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绘制出水平直线、45度直线和垂直直线,同理选择矩形工具同时按住shift键也可以绘画出正方形等。
三、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行为,激励学生乐于学习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表现力,关系到学生有没有很好的掌握课堂上所教的新知识,并将其所学应用于自己以后的学习中去,所以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课堂行为,及时给予纠正和肯定,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激励他们真正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如在教学“网络学习真轻松”时,教学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帮助自己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使用网络学习在线查字典,还学会使用网上学习英语、购物、买车票等等,也可以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查找自己所需的各学科各学段的资源,例如教学实录课堂,微课、作业设计、课文分析,为学生以后学习指明了方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优化课堂评价环节,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堂评价环节的语言,就是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智慧的火花,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更积极的动脑思考,认真学习信息技术技能。
例如:你解决了这一课的难点问题、你很好地用其他方法解决了这一难点、你的想法很独特、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贴切地从孩子的学习行为出发,切合实际的评价孩子的课堂学习行为,要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孩子,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对孩子说:你很棒,你真厉害,回答的很好等,夸孩子要具体夸出棒在哪里?你说的很好,好在哪里?评价语言要具体简短、准确,对于班级中的后进生也不要放弃他们,从他们身上找寻闪光点并鼓励、肯定他们,才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班级的温暖,提高自信心,改掉缺点,提升自己,我们经常说:“要想矫正一个人的缺点,可以反过来先赞美他的优点”。
总之,要想提升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效率,我们任重而道远,除了研究好如何组织课堂环节、优化课堂环节外,还要研究好本节课知识目标、研究教学方式方法、研究学生、研究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课堂的表现效果和评价,作业的布置和反馈等等,以及如何将这些教学要求和环节很好的衔接起来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使学生更好更透彻地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就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结合实践不断改进、完善,才能真正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效率,掌握信息技术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