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怀宝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1201
摘要:Linux操作系统是大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目前高校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实验课程相对偏少,但是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是更侧重于实践和操作。针对目前高校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主要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推进教学内容体系化;改变上课方式,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在课堂上要多注重一些具体的实验,推动实验方式灵活化,提高学生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效率。
关键词:Linux操作系统;教学内容体系化;教学方式
国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完全不同。国外由于由于Linux系统已经成为一门最普遍的教学平台和工具,已经十分普及,并不需要开设专门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只需要在操作系统课程中讲授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而在我国,由于Linux操作系统普及程度不高,各层次高校都比较注重Linux课程的教学。但是各个学校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Linux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也不一样。
现在大部分的高校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主要是以课本上的内容为主,更多的是沿用教材上的内容,以教材上的内容为主线,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对于一些习惯使用Windows系统而转到Linux系统学习的学生来说,一开始是比较难以适应的,因为必须要从一些复杂的命令开始学习,这让学生对于Linux操作系统感到无从下手,很难对于Linux操作系统进行一个全面的理解,也正是因为这样,就会有很多的学生对于Linux操作系统感到没有太多的兴趣,在实际的学习中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针对高校学生面临的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迫切的对Linux操作系统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和改革,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Linux操作系统这门课程。
一、推进教学内容体系化
在进行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的时候,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要和实际的学生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全面更新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内容中的一些案例和知识点,并且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一定要注重Linux各项认证的权威性,将权威认证的内容与实际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Linux操作系统[1]。学院还可以通过对于行业内人才的需求进行一定的调研,以及对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进行跟踪分析,以此来针对于后期的教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一定的优化和整理,形成一个全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完善和优化Linux操作系统课程学习内容。与此同时,还需要将课程的内容设计一个相应的情境单元,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学习到相应的知识点,又能够体现相应的知识点的工作岗位任务的需求,在教学的时候尽量的使用一些图片,视频等内容,图文并茂的设计一些实用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熟悉和掌握Linux系统。
二、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
(一)基于开源教学软件平台的课程教学
近些年来,数字化的教学和学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和认可,逐步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模式。很多的高校都引入了一些开源教育平台,例如edX,Sakai等等。从高校这一层面上来看,开源教学软件的使用和推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一些在线教育资源方面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在线教育的门槛,让广大的职工以及学生都能够享受一些教育资源,在进行授课之前可以将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放到平台上让学生进行学习,而且还可以借鉴高线的Linux操作系统教学的优秀视频进行学习。从教师这一层面上来讲,开源教学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以及整合教学进度,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软件上传一些相关的教学课件以及题库,但学生能够更加方便的翻阅课程上的一些知识点和内容。并且有了这些教育平台,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区别性的进行一些网络教学,让学生可以有选择性的去学习自己薄弱的地方。从学生这一层面上来讲,开源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可以让学生能够在线上进行学习,并且可以相互的留言和探讨,还可以下载一些软件和课程课件,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
大部分的高校在进行Linux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的时候,主要都是侧重于原理性,而不是任务性和案例性。这种注重原理性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很难和社会上的需求以及行业对于IT人员的需求相衔接的[2]。很多的学生学习到了原理,但是很难的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应用,这对于IT人才的培养和行业的需求是无法上衔接的。在进行Linux操作系统的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尽可能的使用一些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摒弃原来的以教授理论为主的理念。将其转化为以任务来进行驱动,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开展学习,并且不断的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可以把教学内容融入到一定的情境当中[3],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乐趣来进行学习。例如某web服务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让小组进行数据备份和迁移的工作,并且在这个时候还要做的任务就是保证新的服务器的工作和运行,做为小组就根据任务要求引申归纳出web数据定时备份和apache安全设置等问题。
三、创新实验管理
高校教师在进行Linux操作系统的学习和教学的时候,可以在满足正常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之下,可以额外增加一些实验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际的操作体验。可以运用课程上学习到的内容灵活的掌握和解决一些实际基于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的应用方面的问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采用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去熟悉Linux操作命令,并且能够合理的去安装和配置各项网络服务[4],例如Samba、DNS、DHCP、FTP等等。学生在进行Linux操作和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的问题。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采用的都是硬盘保护卡实现对实验室的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对Linux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并不是很好,高校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实验室的管理。例如利用VMWARE虚拟化技术去搭建一个虚拟的实验平台[5],让学生能够在虚拟机里去进行安装Linux操作系统,在发现错误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快照的功能对系统进行快速的恢复,这样学生证能够很好的重新开始学习,避免中断,停滞不前。另外,还可以配置一些相对比较低级的机器组成新的实验室,可以让学生自由的进行Linux操作系统的操作和实验。
计算机实验中心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进行安排,每个学期的一些空闲的时段都可以进行一些实验的预约,让学生能够在空闲的时候自主的进行实验,并且在实验的时候,相关的门禁时间也可以和实际的管理人员进行协调,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验和操作。
四、结束语
Linux操作系统是一门侧重于实践的课程,仅仅是依靠传统的课堂上的教学以及课本内容的学习是远远不能达到实际的就业需求,不能解决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针对这一个现状和问题,作者认为高校应该以学生为核心,结合实际的IT行业的人才需求,精心的设计一些教学课程以及实验任务,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能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而且也可以很好的将这些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未来,Linux 适用的领域会更加广阔,社会对 Linux 的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为避免出现产学脱节问题,促使高校的 Linux 教学需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等做出及时调整和补充。
参考文献:
[1]吴淑泉.高校“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3):57-58.
[2]崔静, 李宁, 李方. “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在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 2019, 8(6):29-30.
[3]张宏涛.基于项目驱动的“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181.
[4]陈可新.Linux操作系统项目情境教学研究[J].福建电脑,2020,36(09):167-169.
[5]皮珣珣.基于Linux技术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225.
作者简介:丁怀宝,女(1985.1.10—),汉族,安徽怀宁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基金项目: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级精品线下开放课程项目(项目编号:2020xkc04);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校级教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xjy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