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生写字教学之路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2期   作者:孟燕
[导读]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小学生加强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孟燕
        山东聊城市冠县实验小学     252500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小学生加强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研读课标,明确教学要求
        《新课标》对低、中、高学段分梯度作了不同的要求,让我们重新回顾课标的要求:
        低学段: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努力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中学段:
        1、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高学段:
        1、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2、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学段的不同,要求不断提高,从低学段中端正整洁到中学段的正楷字以及及到对正楷字有一定的书写速度等要求,从汉字外形到学生内在的审美能力和技能都做了层层递进的要求,但贯穿“要求”始终的是“双姿”和“习惯”的培养。这便是要求我们对写字教学要常抓不懈,不可急于求成,让学生在写字中渗透的不仅是“审美”和书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孩子们习惯养成和人格完形的构建教育,绝对不可忽视。
        二、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语文教师来讲并不陌生,例如:“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在生字花园里发现了哪些漂亮的汉字”,“有哪些生字朋友,它们都长什么样子?”等都是识字、写字教学中常用的激趣导入手段。
        其次,从汉字的形成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汉字形成指六书,即从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六种造字法入手,对汉字本身进行趣味性分析。如:“日”、“川”、“舟”等从象形的角度进行分析;“上”、“下”、“本”等从指事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众”“相”等从会意的角度进行分析等,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欲望,还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孩子们从小感受到汉字音形意的独特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可从汉字本身的构造元素,也就是汉字的基本笔画入手,引导孩子发现汉字的形态美,如:“横似扁担”、“撇似兰叶”、“点似雨滴”等形象化的语言,再加上多媒体教学的生动画面的对照,必会让学生对汉字充满兴趣,产生写美观字的欲望。
        三、明确正确的“双姿”
        这个问题看似小儿科,其实并没有定论,先谈一下争议较少的坐姿,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头正、背直、脚平、心安”八字诀,这与于永正先生所说的“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略有不同,“背直”与“身直”没有什么不同,从实际调查中不难发现:背直以后两臂放松会自然分开,便无需强调,而双脚开与肩平即以手铺于地姿势已成,便要强调“凝神静思”即是“心安”,这便于认真书写做了充分的铺垫。
        执笔姿势,即“两点定笔,指实掌虚”。两点是中指指甲根部内侧和食指第三关节曲指线内侧,把笔搭在这两个点上,食指第一关节指肚勾住笔的外侧,三个关节呈弧状自然弯曲,大拇指第一关节微曲,无名指与小拇指叠于中指后,离开手心,以小拇指第三关节以下手掌外侧及前臂接触桌面,手、腕、肘基本成一线,形成捏(大拇指与食指)、托(中指)、垫(无名指与小拇指)、靠(食指根部)的有机结合,再加上一尺、一寸、一拳头的要求,便形成自然舒适的“双姿”。
        四、基本笔画重指导
        首先把汉字中横、竖、撇、捺、点、钩、折、提等八种基本笔画进行理性分析,如撇画可分为平撇、短撇、斜撇、竖撇等,形成理性的统分体系,进而在教学中分步骤、有侧重点的进行指导,让学生自行达到分析每个汉字的各个部分形态的要求,从而进行理性的学习和运用,再结合传统的书法教学中读帖、描红、临帖、背临、修正、运用等六步,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偏旁部首要引领学生主动分析偏旁部首的原形和变形的形态,总结穿插避让的书写规律,从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和书写能力。
        五、结构与布局,安排要美观
        有了前面基本笔画的学习与探究,学生可以对单个汉字进行自主学习,而落实到纸面上,还要注意格内留白,即字外空间。不管是哪种方格都要让学生认识到字太大则满,字太小则空,字内与字外空间还需老师引领学生分析汉字的中心与重心的关系,达到字内不能乱,字外不能满或空的内外和谐,教师本身要谙熟“体”和“势”的关系,以求“和而不同,违而不犯”。
        在高学段的横格书写中,要让学生把握中心线和重心线。中心线是以横格的中心为基准,恒定不变,重心线是以字的重心为基准,是不断变化的,切不可以顶线和底线为准绳。此后再强调标点占格和上下行字的对正,整体布局也就水到渠成了。
        六、赏评结合,提升自信
        在书写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与书写能力,教师要不断展示学生优秀的书写作品,并且要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奖励,态度认真的,“双姿”坚持的,基本笔画、结构等有进步的,均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写字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写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字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创新写字教学方法,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