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17卷11月33期   作者:王慧娟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进行,高职院校内教师的工作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对于校园内部辅导员的工作来说更是如此。
        王慧娟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0232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进行,高职院校内教师的工作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对于校园内部辅导员的工作来说更是如此。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在不断地随时代的进步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对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给予一定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
        引言: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在学生发展方面强调了创新,要以发展创新的视角来管理服务好学生,这其中辅导员是主要参与者和直接管理服务者。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高职院校那更是经历多伦的改革,现在正加快迈入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梯队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基于发展性的学生管理理念来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现有存在的诸多问题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及相关理论提出了几条提升的策略。
        1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情况
        1.1工作对象的多元性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开展以及当代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为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的多元化构成,高职院校在人才的招收以及吸纳上不断放宽,总揽了包括高中后群体、中职后群体以及社会在职回炉群体。人才的涵盖范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辅导员的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与本科院校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构成与本科院校不同,相应地,进行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1.2工作内容的多样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职业观念等强化上较本科院校强,主要表现在辅导员工作上,辅导员在进行辅导学生,传递院校信息、任务等时,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向学生传达职业教育相关的内容。辅导员的上述工作内容是根据高职院校培养技术人才的教学理念而设定的,上述工作与本科院校的辅导员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就要时刻保持双管齐下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辅导的同时,向其灌输职业方面的内容,牢记使命,辅助院校向社会输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1.3工作环境的特殊性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不论是在学生构成还是院校建设方面来说,都是稍显逊色的。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以往获得的政府投资力度以及社会反响等都处于劣势地位,这也导致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工作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对于辅导员来说,相关工作的展开比较困难。
        2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职业责任意识不强
        新时期下辅导员最常存在的问题就是对自身工作认识不足,导致职业责任感低下,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高校辅导员一般需要同时带几个班级,学生的日常琐事较多,辅导员难免会产生倦怠心理,会认为自己的工作过于繁琐,很难体现工作业绩,对工作没有认同感。同时,在处理繁杂事项之余,辅导员很少有空闲时间来照顾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太关注学生心理问题,认为这些没有意义,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
        2.2专业素质低下
        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高,对于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许多辅导员都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辅导员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他需要照顾到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就包括思想、学习、生活、就业、心理等问题,所以辅导员至少应该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辅导员并不是摆在学校里的一个职位,而是一个要发挥重大作用的教育者。
        2.3教育方法老套
        中国的教育历来都崇尚尊师重道,老师说什么,学生就得听什么。辅导员虽然作为教育者,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学生服务,辅导员的工作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别是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辅导员不应该只是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而是要对悉心听取学生的问题,积极帮助解决。但是当下的辅导员工作模式依旧是比较老套的,教育效果也不够显著。


        3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所需素质能力
        3.1敬业
        无论什么职业,敬业精神都排在首要地位,敬业精神包括自身对职业的正确认识,工作时候的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职业要有尊敬之心,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特别是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日渐繁重,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也是日渐突出的,辅导员应该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3.2知识面广,经验丰富
        在第一点里有说到,辅导员工作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工作,它包含对学生心理健康上的正确引导,对生活学习上的关心爱护,对就业方面的正确指导。所以辅导员绝对不可以是初出茅庐没有任何经验及技能的人来担任,应该选择具有广阔的知识面的人来担任,比如那些在求学时期就帮助过老师带领班级的人,那种有各方面知识的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有所了解的人,才能完成好辅导员的本职工作。
        3.3工作能力强
        这个工作能力主要是指对于各种事物能有序处理,不急不躁,不慌乱,还有对于紧急事物和突发事物的反应能力。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环境会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于辅导员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辅导员应高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4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策略
        4.1辅导员自身加强技能学习
        在平时工作之外,辅导员应该多抽时间进行学习。首先要对自己工作内容里所涉猎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多看书,多学习。其次,要时常总结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工作积累下的经验,使其内化为自身的工作素质和能力。再者,也要多和同事进行交流,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汲取前辈的工作经验,与自己的工作经验相结合。
        4.2培育良好的环境
        这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管理者要为培养辅导员这个项目营造良好的健康的氛围,主要是为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地位,表达管理层对这个工作岗位的重视,借此来提升辅导员本人对这个工作的重视。高校应该搭建一个辅导员培养的平台,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育力度,为辅导员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4.3政策支持
        这里的政策支持主要是指高效要加大对辅导员培养的投资力度。因为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升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不是只靠辅导员单方面的学习与努力。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工作培训,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演讲,引进高素质人才,派老师外出交流等等方式,都是能为辅导员素质提升提供助力的。
        4.4建立奖励机制
        这主要是为了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各大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绩效评定机制,对辅导员工作进行定期考评,考评的结果与奖罚制度、晋升体系挂钩。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对于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与热情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才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辅导员素质能力的提升也更加重要,现代教育工作者应该仔细深入地分析自己工作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为解决这些问题,辅导员自身应当具有哪些素质能力,并且运用哪些策略可以将自身素质技能提高。如若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将自身的的素质能力提高的话,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宏达.潘开艳.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6.(7):97-102.
        [2]刘中胜.蒋礼文.发展性学生工作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32):71-72.
        [3]龚云平.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职业发展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32):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