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曾琳倩
[导读]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发展,阅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曾琳倩
        浙江省江山市凤林初级中学   324115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发展,阅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束缚,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思维,为此,文章对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强化了语文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完善知识网络的构建,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应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针对相关的阅读文章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枯燥,学生的参与性极低,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而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学生的参与性,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要对课内和课外多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相关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思考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和同学以及教师之间展开讨论和交流,从而完善系统性的学习过程。
        (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前提。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基于学生自愿的基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进行多篇文章的自主阅读,对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进行表达,和同学交流互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方法,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主题,在提升自身阅读能力的同时,强化了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提升了阅读效果。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以诗歌为核心开展群文阅读
        阅读,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来说,不仅可以提升语感,而且还可以奠定扎实的语文基础。诗歌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教学内容,蕴含了大量的人文素养内容和智慧精华。初中生通过学习教材中的诗歌,可以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增加对古典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丰富知识层次。
        例如,“笛子”这个意象,它可以说是古诗词中的“常客”。因此,教师可以以“笛子”作为群文阅读的根据。比如《夜上受降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这两首诗歌,都是初中教材中的内容,学生通过“笛子”系列诗歌的学习,能够明白笛子在不同诗歌中的作用以及情感内涵。同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学习,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通过小组的力量,按“意象”等主题分类搜集、整理出丰富的古诗文素材,不断充实诗歌群文阅读内容,而学生在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又可以提升诗歌阅读的兴趣,加强对诗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二)以小说为基础开展阅读活动
        小说,属于四大文学形式之一,它的重点在于小说人物形象的描述和塑造,借助对小说内部环境、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完整阐述,将小说人物的社会背景、生活习惯等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示给读者。和诗歌相比较而言,小说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初中七年级课本中提到的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吴承恩的《西游记》等这些文学作品都属于小说。《骆驼祥子》反映了当时穷苦社会中人们生活的艰辛;《海底两万里》则向学生展示了神奇的海底世界;而《西游记》讲述的是古代人们对“神仙”的敬畏和幻想,通过玄奘取经的故事,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为善、切勿行恶、不畏艰苦,敢于为了信念而勇往直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小说这类文学题材的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小说的内容、属性进行类别划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热情。
        (三)以散文为中心开展群文教学
        散文,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散文部分,对于初中生而言,更加容易理解和学习。学生在学习散文的时候,可以将文中优美的句子、修辞内容,摘抄下来,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欣赏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根本上让学生的读写能力获得质的飞跃。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描绘了在一个冬天,作者和父亲办完祖母丧事后,父亲送作者上火车的事情,通过特定的环境、事件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将父子离别时,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呵护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一幕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作者在十年后,回忆起来仍旧难以忘怀。在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可以体现出父亲的年迈、苍老,还展现出了父亲的坚强、伟大等,从而营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背影”。学生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仿佛可以看到那个背影就在自己眼前。在引导学生对《背影》这篇散文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搜集和整理出更多同类型的散文,诸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茅盾的《白杨礼赞》、梁衡的《壶口瀑布》等。学生通过对大量的散文进行阅读后,能够将散文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方式等吸收、消化,从而获得文学素养水平的提升。
        (四)多类型相融合开展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开展,对于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然而,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活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长期采用单一的群文阅读方式,只能帮助学生在特定的阅读阶段中,掌握单一的文学形式、写作手法,而学生在将阅读能力进行应用的时候,不可能局限于一种文学形式中。因此,为了提高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教师需要在开展一段时间的群文阅读后,进行综合性的阅读、练习,将之前所学习的不同文学形式的知识,进行相互融合,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在阅读训练中的缺点,从而加以改正,突破单一群文阅读的限制,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够提升其知识整合的能力,强化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文学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对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视,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牛艺.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雷霄雯,沈国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群文阅读优质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17):91.
[3]陆登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名师在线,2020(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