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丹红
浙江省义乌市江滨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在提倡深入教学、减轻小学生负担的教学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教师的目标。现如今小学也要以轻负荷、高效率为出发点,不断拓展课程,培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度教学是以现实问题和情境为基础,关注整个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有意义的过程。深度教学是语文核心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目的是深化知识教学,改进思想教学,增强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意识;轻负高效
语文是人文价值主体,具有广泛的内涵。语文教育是随着小学生思维方式、审美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而进行的,要在语文教育中贯穿思想品德的培养,从而正确引导小学生树立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语文学科发展的最终目标。
一、在教学中加强阅读引导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进行主动阅读,一方面,教师要注意通过有趣的游戏、歌曲、多媒体课等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精神,满足小学生的基本阅读要求。另一方面,教师也要重视小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技能。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小学生才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阅读内容的情感认知,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实现阅读学习的目标。
老师可以在教室里构建一个的阅读世界,帮助孩子们进行阅读。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书和与同学相互交换。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会分享,还可以获得更多的书籍。教师可以动员所有小学生参与到阅读世界的构建中,对帮助孩子们阅读更有帮助。另外,阅读世界里的书要定期更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保证孩子能不断学习新知识。老师在给小学生读课文时,要注意不要读得太多,如果小学生们仔细阅读,一旦老师介入并打断了小学生的思考,小学生就很难思考文章的内容,但是教师也不能完全没有干预,教师要适时地检查小学生是否认真阅读,是否按要求阅读等等。老师需要给小学生施加一些压力,让他们能更好的沉浸在阅读中。学校的阅读可以由老师来教利用多媒体调节气氛,适当的音乐、图像、动画等。使小学生能轻松地有形象地进入阅读状态。
二、科学布置作业,做到轻负高效
课程目标设计的理念是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要能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注重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每个阶段的融合都是相互联系和螺旋式的,以达到总体目标。之后教师应该根据课程设计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有选择的进行教学,为了减少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有必要细化课程设置,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每个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其独特性。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尊重每个小学生独特的个性。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和分配上要有专攻和特长,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的水平来进行教学,不能将所有的小学生作业都完全一致化。如果小学生想学好语文,就需要多读课外书,多写日记,多写书法。这个部分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作为家庭作业,换句话说,如果学习效率高的小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家庭作业后,就可以做一些高阶段的课题训练。学习效率低的小学生不必做这部分作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同情境、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可以得到提高和满足。在设计和组织基本作业布置时,教师应仔细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说教性的作业,减少重复的、机械的、过时的作业,以便能高质量和高精度达到教学目标。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小学生的高负荷。
三、深化知识教学,完善思维模式
在小学阶段,知识教育的工具价值非常重要。小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认识世界的能力,使他们有了认识世界和判断事物的能力。语文在小学是一个基础学科,教师一定要注意要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基础。个人的发展与坚实的基础密不可分,语文教育也是如此。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收集尤其重要。尽管如此,小学课本知识的提供已基本落实,我们要学会应付目前的局势,也希望取得进展。教师要深化语文语篇知识的教学,要精心打好基础。语文拼音的读音要一个个教给小学生,语文拼音的形式教学要准确,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落实和深化语文课文知识。
对于完善思维模式来说,首先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尊重每个小学生的思想成果,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思考。其次,教师应创造深层次的问题,情境问题应具有挑战性,并靠近小学生最近的发展领域。第三,教师要抱有一颗包容的心,宽容小学生错误或不合理的回答,创造一个安全、宽松的环境,鼓励小学生思考和发言。改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教学。还有一种方式是从简单思维到复杂思维。首先,可以使用头脑风暴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学多加思考,帮助小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中,第二,鼓励小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想帮助小学生进行轻负,还要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文本的人文教学功能;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小学生情感火花,描写语言,创设情境,诱发情感,以情施教。还可以实施拓展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高尚情操。
四、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具体的教学活动往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作为主导进行教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日益明显,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进行革新和改变。然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别是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并鼓励小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以往的知识交流方式成为一种自主学习模式转换。但是,许多小学的语文教师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了解小学生想学什么,如何学习或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说得越多,小学生就越累,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也就不能做到轻负高效的教学。
求异是创新的出发点。敢于求异,才能有创新,教师同样要有自己的教学观点,科学的思考自身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具有求异精神,因为它是一种创新,是以开放的思想,研究和改变常规,从新的角度思考,通过不同的假设得到新的答案,对于这种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是值得提倡的。我们应该改变常态,让思维充满活力,小学生激活自己的大脑神经,大胆自我革新、思考和突破,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就像学习《草船借箭》时,课文中深刻的描绘了周公瑾妒忌诸葛亮的才华,想出阴谋来谋害于他,但是无奈诸葛亮智勇双全,带领几艘船队叫阵曹军,最终借箭十万,终于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课本中的文章按照记事顺序讲故事完整的叙述了出来,从起因到结果都描绘得有声有色。在带领小学生学习了课文后,教师可以对小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果诸葛亮算错了,当日借箭之时没有出现大雾,那么事情又会怎样发展嗯?如果当时曹操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出军攻打,又会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呢?或者鲁肃不讲信誉对周公瑾谈起诸葛亮的妙计,周瑜会有什么计策来对付诸葛亮?教师可以通过这种设问的方式来将小学生带到深度学习中,能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束语:事实证明,只有明确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概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参与教学活动的可能性,给予小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教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大薇.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 2018(36).?
[2] 杜银凤.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研究[J].才智, 2018(27).?
[3] 沈红霞,吕玉芳.藏在读写之间的第三种力量——关于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几个观点[J].江苏教育研究,2019(35).
[4]王小雪.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集美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