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聪慧
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江苏 南京210000
摘要:作为语文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感的体验,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不仅是在课堂上,更存在于生活各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革新,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中,课内外阅读教学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本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注重阅读预习,拓展阅读深度,创新阅读方式的方法,花开并蒂,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指导
前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通常分为课堂内外两个部分,在课堂上学生对于基础阅读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视课外拓展阅读的部分。只有课内课外两个层面进行阅读,形成内外阅读的连接,才能更加全面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然而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课内外阅读量分配不均、学生阅读能力差、阅读内容浅显等问题。下面通过对阅读教学的指导进行分析,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以供阅读教学参考。
一、注重阅读预习,培养自主能力
在小学课内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学生对所学习内容不够了解,理解能力不够导致对课程内容感到陌生的问题。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听课质量,对知识进行全面客观了解的重要手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至关紧要。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天君(指大脑),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教师可以通过在语文课程教学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这样能够对于所学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理解更加确切,思路也更加畅通,便于学生轻松的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另外,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过程中,对于牛郎织女这一课程的学习。教师首先安排对于牛郎织女这一内容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牛郎织女的相关神话传说,并在纸上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第二节课课前安排学生给大家讲一讲自己读到的有趣的神话和传说。这样新颖的阅读分享活动,会使学生对于本章节所学课程产生最基础的了解,增加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也会随之更加积极踊跃,语文阅读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提高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
二、拓展阅读深度,内外阅读衔接
小学语文的课内学习内容一般较为浅显,使得高年级学生对于有深度的课外选读篇目的理解方面也存在困难。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只能根据表面意思阅读文章,体会不到文章深层次蕴含的情感。余秋雨曾言:“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平庸的困扰。
”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而深度阅读能够让学生对文本的思想内涵体味更深,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术的阅读深度进行拓展,建立起课内课外阅读的连接。教师可以除了在课堂上对于语文课程所学篇目进行深度解读以外,可以给同学们布置阅读一些充满寓意的小故事或者小说,这些课外阅读的篇目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对学生的阅读起到拓展作用,在思维更加开阔的同时,思考角度更加多元化,提升阅读水平。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草船借箭这一课程的学习。教师在课堂内进行阅读教学,向学生展示草船借箭这一课程的基础知识,在课下安排学生对类似草船借箭的故事进行阅读,或者安排对于三国演义等经典阅读数目的定期阅读。用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对学生学习起到辅助作用,同时拓展了阅读的深度,使得课内外阅读形成衔接,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高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性。
三、创新阅读方式,丰富阅读体验
在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存在对学习内容兴趣不足,不能进行对所学篇目深度阅读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使得学习内容大打折扣,更严重的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影响,造成其对阅读的抵触。陶行知认为,教师要做“创造的教育家”“一流的教育家”,要求教师富有创造意识,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探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自然也应如此。这需要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方案的同时注重对阅读方式的创新,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使其对学习内容更加投入。如教师可以可以在课堂内外举办阅读交流会,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最近所学习的或是课外经典阅读篇目进行讲述和解读,由同学们来谈自己对这些篇目的心得体会。在新颖的方式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对北京的春节进行介绍之后,举办一个课堂阅读讨论会,让学生到台前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或者从课外书上读到过的对于春节习俗的描写,让学生对自己认为讲的最好的同学进行投票,得票高者获得奖励。这样具有创新性的阅读方式,在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阅读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化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在互相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也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激励学生日后阅读习惯的养成,提高了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一个奠定与夯实基础的作用,教师切不可忽视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花开并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拓展学生阅读深度,创新阅读方式,相信一定能够使同学们的阅读体验更加良好,阅读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沈志红.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2020(21):106-107.
[2]郭伟青.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J].语文新读写,2020(3):20-21.
[3]陈幼芳.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197-198.
[4]陈光荣.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实践[J].福建教育,2020(2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