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伏晓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伏晓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新村小学 4219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教师不会再过度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阅读学习水平。语文属于语言类科目,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现状,从而更好地借助阅读教学的优势,促使学生可以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意义。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奠基阶段,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项基本内容,其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还能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认识世界的能力。另外,阅读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
一、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评价带有主观色彩
        由于有些语文教师过于注重教师身份的权威性,故而教学评价常常带有主观色彩。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而将成年人的思维模式硬套在学生身上,任意评价学生,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受挫。在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时,教师只会根据学生答案的对错来给予学生“正确”或者“错误”的评价,不会剖析学生的思考过程,部分教师甚至会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横加指责,这些行为方式都会影响到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阅读评价方式不合理
        阅读评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新课改下的阅读教学评价必须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开展的阅读评价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阅读评价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然而,目前在这方面是缺乏统一、完整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关注学生是不是积极,特别是受鼓励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学生在阅读探究中的表现一味进行“很好”“你真棒”等笼统性鼓励,而对于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技能方面的评价却比较缺乏,这很容易使教师的评价流于形式,使评价缺乏实效。而且很多情况下,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没有真正被调动起来,学生互评、自评较为缺乏,这些都会导致评价效果的下降。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来对语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做一个细致全面的规划。同时,还要对教材进行熟读。为了达到熟读的程度,教师要在对大体内容进行通读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脉络和上下文之间的结构,然后再精读全文,探寻文章的细节之处,总结文章主旨,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标注出教学内容的疑难点和关键点。最后再全面地熟读文章。紧接着,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从而实现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另外,教学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紧紧围绕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保证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二)重视方法引导,提高阅读效率
        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会更有收获,阅读才会更加高效。具体来说,要从细节着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关注重点词汇开始,逐渐由词到句,由句到段,最后落实到整个文章,把握好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要重视从整体上来把握阅读内容,因为并不是简单地将各部分相加就能够实现对文章的整体认识,教师要注意强调整体阅读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分析阅读内容,特别是如何去把握文章的主旨与内涵,通过关键词句来把握本质,关注文章的细节,让学生从细节之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真正把文章读懂。另外,也要把握好重要的标点符号等,在细节处来品读文章的内涵所在;还要掌握好重要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为了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一段内容进行示范性阅读与分析,给学生提供重要的参照,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有效阅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游刃有余。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惑,要在课前启思体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课前预习不单是为了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交流,而是利用课前独立阅读的行为,逐步指导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与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特别是更要重视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燕.探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2.
[2]曹金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学周刊,2021(12):23-24.
[3]司静.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课程(上),2019(1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