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高效教学方法指导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陈赤梅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赤梅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  5164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成为最主要的教学模式。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情,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语文教学中较为困难的环节。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受到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接受能力的影响,学生难以实现知识以及语句的灵活运用,作文文采等方面乏善可陈。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对于小学语文素养提升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激发兴趣,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便是写作教学。写作与阅读是不可分离的,如果学生不会阅读、没有积累、语言素材匮乏,就无话可说、无话可写,自然也就会排斥写作。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要反思一下是否做到了读写结合。我们总是会对学生说读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了、要将阅读的内容活学活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然而这种抽象的概念并没有在写作课堂上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学生更不会领会教师的意思。我们平时让阅读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学生的视线中呢?我想,阅读大概与做阅读笔记、做阅读题等密不可分,这也是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常态。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广泛的阅读有序提升人文素养。对于正在快速汲取思想养分的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素材是其自由探索的“旷野”,也是其洗涤认知、熔炼心灵的“圣地”。因此,语文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阅读计划的制订中,在不过分干预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有益的书籍。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想要让兴趣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就要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多样化教学手段被逐渐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微课教学方式,通过制作微视频的方式,融合动画资源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教师通过制作5-10分钟的阅读微视频,吸引学生的目光,然后让学生进行高效阅读。最重要的是,微视频精简、便捷的特点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另外,还要有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白板具有专门的屏幕批注、区域遮挡、局部放大、编辑存储、录制回放等功能,可以更好地推进在阅读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二、联系生活,积累素材
        学生在写作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其实这暴露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没有注重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素材除了在生活中积累外,还要在阅读中积累。语文学习的精髓就在于阅读,只有读才会有感,只有感才会去说去写。所以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另一方面也要帮助学生培养热爱阅读、重视积累的习惯。
        面对日常生活,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写作巨大的素材宝库”。

比如,在进行家庭亲情类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生活化情境和主题,如“妈妈的一天”,引发学生的交流。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引发了学生七嘴八舌的交流,有的说“妈妈会给我洗衣服”,有的说“妈妈下班后要去买菜给我做饭吃”,有的说“妈妈要帮我检查作业”,等等。此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那为了减轻妈妈的负担,我们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呢?”这种对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操劳一天的辛苦,进而有感而发地写进自己的作文中。这种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的每个平凡的人物、每件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
        三、赏识教育,树立信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对于小学生来说,鼓励永远比批评有利得多。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于小学生的鼓励和欣赏会比批评和指责多。这也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就像雨后的春笋,刚刚发芽,还经受不起太多的挫折,给予更多的阳光、雨露和肥料反而会生长得更好。
        教师要认真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他们在作文学习上的弱势在哪里,优势在哪里,要了解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压力和瓶颈。有了这样的基础了解,还要去观察学生最近的表现,他们在作文学习方面是否依然积极向上,还是说已经被困难打击得垂头丧气?最后教师还要去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属于愈挫愈勇的类型呢,还是属于遇到挫折一蹶不振的类型呢?是自卑心理多一点,还是自负心理多一点呢?教师要确保通过鼓励和引导,能够引领学生鼓起勇气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弥补自己的弱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不断取得进步。这就是我们作为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旅程画龙点睛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给予学生的引导的最有价值之处。比如,有一个学生,他的基础知识一向掌握得很扎实,背课文总是很流利,写字功底也很好。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将视线过多地局限在书本知识上,而没有思考如何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以在写作问题上他总是手足无措。作为教师,我不需要在基础知识方面过多地赞美他,不需要因为他回答对了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就奖励他,因为这是他的强项,这是他的优势。我应该鼓励他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多做一些阅读笔记,并且引导他根据阅读说出自己的感悟。当他敢于跳出课本的局限、跳出自己优势的舒适圈之后,我应该赞赏他;在他不断坚持阅读积累的时候,我应该鼓励他,并给予他合适的建议,让他尝试进一步仿写,并不断取得进步。
        结语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作文教学的现状,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尽可能创设有趣的、充满故事的教学情境,此时,学生不再觉得写作教学是枯燥无味的。同时,教师要将实际生活、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语文写作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达女.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践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3)
        [2]江瑞峰.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阅读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
        [3]孙雅丽.小学中高年级作文写作的有效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