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田俊欣1 张东灵2
[导读]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高考方案的逐步改进与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田俊欣1 张东灵2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 1022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高考方案的逐步改进与发展,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重要环节。本文探究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培养高中生的审辩式思维逻辑能力的有效策略:一、强化单元教学,切合审辩式思维能力培训;二、借助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三、深度分析教材,全面提升审辩式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实践
        前言
        在进行高中的语文课程教学时,可以有效地让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除了为高中生传授语文课程知识以外,还可以高效地对他们自身的审辩式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致力于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重新审视现有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着眼于提升高中生的课文学习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构建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并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中创建审辩式思维语境,以调动他们语文的学习兴趣。审辩式思维的培养不但能够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积极探究,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创造性,并提高学生阅读的学习成效,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是否高效地促进高中生的学习能力是衡量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高中教师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描述能力、定义能力、解释能力等十个方面。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建立多样性的认知、判断以及评价形式,使其形成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同时还能够促使高中生可持续地发展。高中语文教师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并更好地培养他们审辩式思维的能力【1】。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单元教学,切合审辩式思维能力培训
        现如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语文课程单元式,进一步完成语文阅读的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当中的主题单元来设计阅读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效地融入到学习当中,以提升他们语文阅读的整体质量。而依靠科学、合理的单元情境设计,也可以起到深化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教学效果,他们可以通过参与阅读学习活动,进一步对思维层次进行提炼,同时还可以起到优化学习的积极作用。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沁园春 长沙》这一课时,首先可以在阅读前导入有益的教学情境,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文话题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文本话题。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引入作者毛泽东的介绍以及写作背景,并通过和学生探讨人生国事,使他们树立清晰、正确的世界观;其次,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在他们阅读与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为学生设定几个阅读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在多次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如“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文章具体表述了作者什么情感?”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最后,学生通过自己反复地阅读课文来深刻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情感表达,同时教师教授学生阅读课文的正确方式和技巧,最终提升他们整体的语文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二)借助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
        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据了整体语文课程的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实际阅读的学习当中,也可以看作是他们的思考过程,在教师的细心讲解与引导下,从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文的阅读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培养他们审辩式的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讲授《短歌行 *归园田居》这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导入阅读问题,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提升他们审辩式思维能力。教师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让他们思考“‘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从中领悟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还能够此环节使他们发散思维,以开拓学生语文阅读视野,最终有效地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
        (三)深度分析教材,全面提升审辩式思维能力
        探索生活的理想与实现有意义的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全面提升审辩式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需要深度地挖掘语文阅读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亲近文化、敬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良好价值观念,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2】。
        比如,教师讲授《乡土中国》的内容时,可以深入挖掘课文当中所包含的生活元素,让学生通过学习和阅读,从中提升审辩式能力。教师可以借鉴课文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刻理解当时的乡土社会与我国实际情况,并要求学生在了解之后,制作一个“介绍乡土”的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最终使他们的审辩式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结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要根据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意义,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作用,最终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小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8,000(006):83.
        【2】于俊杰.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00(010):164-164.本论文为北京市昌平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提高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136 )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