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永明
四川省武胜县五谷湾小学校 638400
摘要: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方面的教材,都是我国多位资深教师以及教育编审们联合编排的,其中不仅蕴含着色彩丰富的艺术形象,还蕴含着生动形象的山水画卷。教师要想良好的提升学生们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就不能将教学目光仅局限在学生对内容的掌握上,而应该通过各种文本形式,依据学生在审美方面的习惯与规律,引导学生去体验文字中的美好,感悟生活的神奇,以此强化在审美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们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重点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对比手段;想象拓展
在我国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式的语文教学手段,主要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导地位,全程采用单一的语言叙述,不注重课上的互动问答,学生整堂课都在被动地接受学习,这种传统式的语文教学手段,不仅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也会对语文方面的学习形成刻板乏味的印象,丧失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点与积极性,从而会放弃语文方面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形成美的能力,无疑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对比感受形象美
众所周知,品味文章能为审美能力养成奠定基础,对比手段是审美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方面的实际教学时,要懂得通过对比手段,引导学生感悟美和丑,并在多次揣摩和深度理解中,体会美的形象[1]。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八单元《少年闰土》的教学时,可以发现此文章十分鲜明地塑造出了两种形象,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知道的闰土,和什么都不知道的少爷们进行人物形象的对比,并让学生们说一说对这两种形象的看法,以此就能得出闰土这个人物不仅活泼可爱,还喜欢博学广知,而少爷们在闰土面前不仅十分孤陋寡闻,还很鼠目寸光。通过对比手段闰土的良好形象就会深深记忆在学生们的脑海中,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入和闰土一样,拥有良好品格的人,不限于现代的、古代的、中国的、国外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讲述下这些人的优秀事迹,以此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形象美,强化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审美水平。
二、通过想象拓展意境美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知识和生活阅历方面的积累都十分有限,对于事物、人物的认知也较为浅显,就更不用说在审美方面的鉴赏水平了,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审美方面的实际教学时,不仅要激励学生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还要让学生们学会拓展想象的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地想象中,与教学文章形成链接,拓展并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意境美。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充分把握教材特点,结合学生们所熟悉的情境,展开教学,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事物的不断发展合理进行想象,以此提升学生在审美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在语文方面学习的综合水平[2]。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单元《四时田园杂兴》的教学时,可以发现其中的“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两句都是写景的,意思是:没有人经过篱落,仅有蝴蝶、蜻蜓时不时绕着篱落来回飞舞。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化作此诗的作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思考一下为什么没有人走过篱落,诗人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思考过后,有的学生联系上两句古诗,就会猜想此时的季节为秋季,正是丰收的时候,通过描写没有人走过篱落,而表达出了农民在农时的忙碌,通过描写蝴蝶、蜻蜓的来回飞舞,来表达作者理想中的岁月静好之情,此时教师再引出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两种表达手法,相信学生们就更能理解好此诗所展现的美丽意境。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想象力方面不仅能够得到良好的扩展,在审美能力方面也能得到实质性地提升。
三、通过推敲品味语言美
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方面的教材,都是我国多位资深教师以及教育编审们联合编排的,在教学内容方面的选择不仅十分多样化,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也较为多元,诗歌精炼传神、散文语句优美、记叙文富有个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方面的实际教学时,要想提升学生们在审美方面的水平,就要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反复的欣赏与推敲,品味语言美[3]。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单元《鸟的天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找一找文章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一说为什么?有的同学就会说道: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特别好,但同学们却说不出来为什么好,此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翠绿”、“明亮”、“颤动”等词去掉,再让学生们品味此句,这时学生们就会明白,“翠绿”、“明亮”、“颤动”等词一下子就让文字活了起来,不仅让读者在视觉上有着十分强烈地体验,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我国在各个领域中的变革和优化,尤其在教育领域中,不仅转变了传统式的教育思想,强调了语文这类综合性学科,对学生未来发展的积极性作用。还表明了现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复合型人才简单来说就是不管在专业水平方面,还是综合素质方面都要十分出色的人才,因此也就意味着教师要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综合性教学,而审美能力是综合素质的关键组成之一,为此教师就要着重培养好学生在审美方面的能力,以此为学生未来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助力。
参考文献:
[1]杨惠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亚太教育,2020,(4):124.
[2]胡锋.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课外语文(上),2020,(4):129-130.
[3]黄桂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1):44.
[4]李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