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刘伟
[导读]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刘伟
        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初级中学 266431
        摘 要: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保证课堂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则成为当前很多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初中语文课堂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入手,并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具体的培育途径,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能力提升;素质教育;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能够改变依赖教师学习知识的情况,通过自主性、主体性以及自觉性的发挥,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因此,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不仅思维意识更为活跃,而且往往学习质量与效率更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时,能够根据当前初中生的实际个性化发展与学习要求,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有效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在充分激发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保证整体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一、了解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讲,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他们能够将所学变成所用的重要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说,初中语文教师在新形势教育背景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教师也要在教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多加入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创新精神,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将课堂的权利交给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充分的独立自主学习意识。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不仅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储备以及价值理念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更好开展其他学科学习活动的基础。应试教育理念使很多教师在进行授课工作时,很少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看重,只是单纯的选择将知识讲解给学生,就算是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学生在缺少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下,不仅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被动式的学习方法也严重影响其学习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不仅可以有效使学生意识到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在更好调动其学习热情的过程中,使学生可以主动、自觉地进行对知识的探索与思考,以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效果得以快速提升的同时,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引导学生快速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所以,想要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需要通过对学习环境的营造,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早自习与午自习的时间,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自主学习任务,使学生可以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快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使整体的自主学习氛围感染学生,调动起学习热情,也能够使学生逐渐在教师的带领下,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进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语文作为一门知识面十分宽广的学科,单纯的教材内容很难使学生取得更高质量的学习效果。所以想要使学生能够既保证学习质量提升,又可以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储备,教师就需要通过拓展学习活动的开展,有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的文章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我国石拱桥有关的文章进行阅读与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也在增强其知识储备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自读中进行对知识的积累与储备。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启迪学生自主学习思维,也能够在不断锻炼其阅读能力与分析能力同时,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阅读需要,向其推荐《围城》、《呐喊》、《老人与海》等书籍,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保证自身学习思维的更好提升。
(三)向学生传授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对于思辨意识十分活跃的初中生来讲,有趣的问题往往是打开其学习积极性的钥匙.所以想要使学生能够对学习感兴趣,就可以通过有效问题的抛出,带领学生逐步摆脱依赖教师学习知识的习惯,并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应用下,使整体的学习效率得以快速提升[4]。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羚羊木雕》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本篇课文以‘羚羊木雕’为题目,是否有什么具体深刻的含义?”、“‘羚羊木雕’在文章的写作层次中起到了什么目的?”等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更有积极性的对知识进行探究,进而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更好提升。
课前预习,是帮助学生更好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学习环节。很多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差的很大原因,就是并没有在课前对所学知识进行了解。因此教师想要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在课前通过预习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例如,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设置出更加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预习任务,使学生可以在明确的预习目标下,自主进行对知识的探究。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会得到有效的提升,也会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从不同方面入手,对学生的整体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综合锻炼,才能在更好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与尊重其课堂主体地位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蕾.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20(41):186.
[2]冯国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试题与研究,2020(23):84.
[3]臧敏.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1):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