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妙仙
浙江省杭州市创意城小学,浙江 杭州 310052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其学习框架就显得十分关键,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本就存在理解能力弱的特性,那么在实际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难以理解课文知识点的情况。就此,本文重点探究学习框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习框架;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是整个小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课程,而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所带给学生的知识点也各不相同。对于统编版小学语文来说,其主要采用的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在这个结构模式里,每个单元都将课文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进行融合,从而有效凸显语言的严谨性,促进人文要素的表现。那么对于这类版本的语文课程来说,如何才能够结合学习架构,有效地展开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学习框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思维还处于起步的关键时期,那么对于一些抽象化的语文内容,他们就难以表现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而通过学习框架的设计和融入,则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主动在课堂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具体学习框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讨论。
首先是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对于许多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导致许多教师都无法脱离传统的教育观念,依旧采用旧俗的教育模式来展开相关的语文学习,但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架构中存在许多的不合理,并没有结合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而通过学习框架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创新教育形式,打破传统教育理念所带来的束缚,并在吸取原有课堂教学的优势下,进一步形成新的学习框架,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有目的性的教学课程中不断感受新意,促进自身的语文水平。
最后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随着现代化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已经从传统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在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下,综合性学习已经被逐渐提到日常的教学中。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而语文学习框架的出现,则能够让我国一直局限于二元关系的语文课程开始转变为多元关系,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为学术提供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语文课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
二、学习框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一)展开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引入“迁移”架构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来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但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语文教学大多以应试为目标,小学教育模式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往往会在这种模式中抛弃自身学习的信念,而是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就要能够从实际出发,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引入小组合作的新模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会主动使用脑海中的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六年级《草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来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在细读《草原》这篇课文后不难发现,这是一篇老舍先生写的散文,生动描写了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景。而想要真正理解这篇课文所想表达的情感,则需要从文中找出“关键句”,来进行细致的赏析。对于“关键句”学生并不陌生,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利用关键语句理解段落意思”这类相关的问题,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句”从而深化主题。像通过本文中:“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则能够体会出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以及不忍离开的惜别之情。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进行知识的迁移,则能够有效唤醒学生的记忆,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通过有效的语文自主朗读,嵌入“体验”架构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自身的个性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学习同一篇文章中,往往能够发现不同的学生所喜欢的段落都不完全一样。而俗话说:“理解是鉴赏的前提”,这说明想要学好、学懂一篇课文,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解课文。因而,教师就要能够有效地嵌入“体验”架构,让学生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题材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统编版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其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阅读课文,结合实际了解“地球易碎”的原因来保护地球。那么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任务情景,让学生自主展开对课文的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自己喜欢这句话的原因?通过这种朗读形式,能够让学生带着目的进入到实际的课文学习中,从而大致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内容,并积累相关的好词好句。紧接着,教师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出示本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那么大,不会再长大。”让学生仔细品读这些话,并在品读的过程中找出关键字眼。许多学生能够快速地看到“只有”一词,这个词在句子中出现了两次,其意义就是为了告知人类不要随意毁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通过这样的形式展开自主朗读,能够有效地嵌入“体验”架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促进自身的情感发展。
(三)聚焦语文课程的语言要素,植入“反思”架构
反思阶段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步骤,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学习的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不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通过相关教材的思想启迪、情感激发,则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收到美的熏陶,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教师要能够在实际教学中聚焦语言要素,植入“反思”架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学统编版六年级《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相关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鲁迅先生在回到自己故乡时,想起了他儿时的玩伴,从而引出故事的主人公——闰土。而这篇课文的整体结构就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么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就可以在黑板上出示“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相关的词语。让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地“反思”总结自己学习的内容,根据黑板上写人的关键词语找出文章中与之对应的句子,且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像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所撰写的就是闰土的外貌。而通过学生的回顾和教师的复习,就能够总结出闰土是一位纯真质朴、活泼可爱的孩子。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进行相关的语文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有效地加强其对课文的反思。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习框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实际出发,聚焦语文要素,搭建学习架构,从而帮助学生借用各种架构来展开相关的语文知识学习,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情感体验,增强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臧玲玲.构建新的学习生态系统--OECD学习框架2030述评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20,42(1):11-18.
[2]廖伯琴,王俊民.基于OECD“学习框架2030”的我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图谱分析[J].基础教育课程,2021(1):11-18.
[3]张海.关于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J].天津教育,2020(8):169-170.
[4]杨丽娜,陈玲,张雪,柴金焕.基于TPACK框架的精准教研资源智能推荐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1(2):43-50.
[5]许乃文,许健.支架式教学对小学语文错题纠正的应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1):114-115.
[6]董娜.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例研究[J].山海经:故事(上),2017(4):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