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莎
玉屏侗族自治县德龙小学 554000
摘要:法治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意义,指出在进行法治教育的渗透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学生主体地位,首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法治内容,深入浅出讲解法律知识。其次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结合社会法治热点,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最后通过写作教学渗透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写作视野,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法治教育;渗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治教育受到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法治教育,有助于养成小学生从小懂法知法的好习惯,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的语文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智力教育忽视法治教育,导致经常出现校园欺凌、偷盗等事件的发生,给社会稳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意义,指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希望对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意义
小学生正处在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外界世界还存在一种懵懂的感,处在感性思维阶段,这个时候及时给予法治教育,可以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用,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强调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一些法治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意义深刻,需要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关注,防止语文教学出现重结果忽过程的形式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法治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治内容,深入浅出讲解
要想让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利用教材中的法治内容进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法治情境,将其纳入每节课的教学中,这样才能让学生不断受到熏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鸟的天堂》这节课时,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鸟类资源,介绍最近一些年我国鸟类品种逐渐减少,让学生感受保护鸟类的使命,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知道造成鸟类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环境的恶化导致鸟类生存困难,普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通过这样的过程,需要不仅学习到了书本上的生字等知识,而且有效的扩展了其知识范围,认识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法治意识油然而生。其实,不管什么样的语文课文,都是或多或少蕴含着一些法治内容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备课并将法治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法治教学。
(二)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法治内容
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口语交际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可以将法治热点纳入其中,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能够让学生对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深化语文思维,通过表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满足语文深入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口语交际课中,可以“未成年人犯罪”为话题,将现实中、电视中、报刊上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引入其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让别人听得懂的同时,语言尽量的具有一定张力,富有情感,让周围同学有兴趣听。在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守则》中的内容,对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指出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造成的影响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学生讨论的范围更加广阔,利用同龄人的案例可以增加代入感,进而让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意识。在口语活动中,教师要将自己角色定位在引导者和策划者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过多的参与其讨论过程,不适的给予表扬,让学生无拘无束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法治教育渗透更加直接。
(三)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关键,将法治教育渗透进写作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范围更广,而且在写作的同时更能让自己进行不断的反思。比如在写作教学《我身边的那些事儿》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拘一格,围绕自己身边的事情写作,如果写作中遇到学生经常碰及的违法问题,教师可以让他们分析这些事件出现的原因,从人的心理出发,表达自己的意见。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醒,会将破坏公物行为、高空抛物行为、横穿公路行为等写进自己的作文中,让作文更具有生活化,将学生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进行作文点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过去自己单独评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小组评等认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缺点,这样就能实现写作质的飞越。因此,在渗透法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多样性的写作让学生感受法治教育对自己的影响,突出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顺应了语文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存在重学识轻教育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下一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渗透法治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知法懂法的习惯,并对其他人的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实现语文教学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菊丽.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J].小学时代,2020,26(10):37-38.
[2]陈燕.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2):36-37.
[3]李宗庆.略谈法治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学周刊,2019,394(1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