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莉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城关小学, 714100
摘要:小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可以主动地扩大自身的认知视野,能够升华思想层次,看待事物也会变得更加客观,在各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多数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较差,虽多次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达到很好地效果,这就需要改变相应的引导策略。作为教师,先要改变阅读指导的方式,多提供给学生一些独立阅读的空间,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阅读,真正地让学生从内心上喜欢阅读,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措施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小学生所要背负的课业是非常繁重的,除了完成必要的基础课程外,还要参与各种技能类的培训班,能够自主支配的时间比较少, 相应的自主阅读时间便被无限压缩,延缓了阅读能力提升的脚步。在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要帮助学生合理地调配时间,抓住教授教材课文的时间,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通过阅读获取更多信息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独立阅读活动中,进而逐步地完成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任务。
一、丰富阅读形式,激起学生的欲望
小学生能够坚持做一件事的根本动力是兴趣,如果对事物缺乏足够的好奇心,或者完全缺少挑战新事物的欲望,则难以进入到全新的领域中。在自主阅读方面,若是学生没有阅读的欲望或者主动阅读的意识,而是被逼着去阅读,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要从思想上入手,让学生喜欢阅读,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找到一些共鸣或者成就感,这样才能让学生踏出自主阅读的第一步。在实际的指导中,通过丰富阅读形式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不自觉地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形成积极的阅读氛围。在《观潮》的阅读中,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式,播放真实的潮起潮落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看到活灵活现的事物,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描述所看到的场景,提示他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就将枯燥的文字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了真实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获得了学生的认同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文中所描绘的场景。除了借助信息技术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式地演绎阅读,选定几个角色,由不同的学生完成相应角色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配合中完成整篇文章的阅读,而在通篇阅读文章之后,鼓励学生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复述文章,只要表明主题意思即可,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信心。在这几种形式的辅助下,阅读变得不那么枯燥,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缓解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压力,使得他们更加轻松地完成任务。
二、开放解读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
阅读不仅是要了解文章中包含哪些字词、语句以及有多少个段落,还要挖掘潜在的内容,抓住文本的内涵,这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
小学生的解读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能理解一些浅层的内容,无法挖掘出更加深奥的内容,需要教师的指引或者提示,因此在解读这一环节,需要解放学生的天性,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解读中,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文本,了解他们对内容的真实看法,掌握他们疑惑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解读文本的技巧,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学生的阅读变得有目的,让他们获得真正想要挖掘的内容。《呼风唤雨的世界》中,文章中展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这些技术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热爱科学,增强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在解读前,多渠道搜集科技方面的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感受到科技的威力,解读过程中采取由学生质疑的方式,开放课堂,鼓励学生勇敢地发表见解,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课文内容。之后设立自主学习卡,让学生进行自主检验对课文的解读情况: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20世纪与现在的生活相比还没有什么?文中引用的两句诗起到了什么作用?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思想?想象一下未来的世界中科技将会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和想象,促使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扩大了学生自主想象的空间。
三、制定阅读计划,增强学生的毅力
有计划地阅读是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阅读,降低学生阅读时的盲目性及无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阅读的习惯。针对小学生自制力不高、缺乏毅力的问题,按照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原则,指导学生逐步地克服自主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自主阅读的能力。譬如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可以摆脱注音式阅读,也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便可以放开学生的阅读范围,让他们挑选出最想要阅读的书籍,每天随身携带,利用课后自习的时间进行阅读,同时提醒他们准备好书签,记录每天阅读的大致内容,掌握自主阅读的进度,让他们学会合理地安排阅读计划。除了这一种方式外,还组织学生进行了主题式阅读,根据教材中单元教学的进度,搜集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文章,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阅读分享活动,安排学生轮流阅读文章,这样可以让学生接触多类型的文章,促使他们不自主地进行比较和归类,既扩大了他们的阅读范围,又有效地将课内外衔接起来了。而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则定期地检验阅读成果,了解他们都阅读了哪些书籍或者文章,提供给他们一些建议,为他们答疑解惑,从而逐步提高他们自主阅读的毅力。
总结:提高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当下的学习效率,也为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带动每位小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这是身为语文教师的基本职责,要为学生创设优质的阅读环境,促使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去通过文字了解世界,鼓励他们坚持阅读,加强平时的督导与协助,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在阅读中确立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晓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121.
[2]王鹏宇.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9(85):47-48.
[3]施从巧.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