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 浙江 温州 32502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加强我国幼儿的教育工作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视程度。家园共育的应用受到教育工作者广泛应用和认可,是幼儿园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庭与幼儿园相互合作的教育模式,更是能够为了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实施家园共育的教育计划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充分了解家园共育的重要意义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打破常规与家长合作联盟,发挥双方的优势,真正体现家园共育的价值所在,让孩子受到最多的关爱和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中给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方式各不相同,培养出孩子不同的性格秉性,家庭的教育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所以,如何让家长具备育儿能力,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样能够与幼儿园保持平衡的状态,携手共进实现家园共育的育儿效果,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渗透于具体工作和生活中。因此,为了能够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提升,家长应该转变传统观念,积极主动的配合幼儿园工作,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融入到幼儿园的教学情境之中,并创建和谐友善的互动合作关系,这样的教育方针是三方共赢的美好局面。
一、家园共育的具体概念
幼儿园要对学前教育做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策略和教学目标,充分借助家长的教育经验,引导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多方面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以便更好地解决幼儿在园内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幼儿园要秉承“尊重家长、尊重幼儿”的教学理念,家长的大力支持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只有得到家长充分的信任,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幼儿的管理制度,从而有效提升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二、实施家园共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步伐,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幼儿园在实施家园共育这一教学策略与家长的理解包容是密不可分的,家长的支持对幼儿园来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在3-6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天性好动,心智尚未成熟,缺乏自主能力等一些现象,所以在管理上会有一些困难。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最能够了解孩子的性格脾气和兴趣爱好等,园方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深入了解和沟通交流,从日常生活到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让幼儿教师能够有规划、有目标的去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家园共育能够让教学成果事半功倍,有助于幼儿习惯的养成和思想意识的完善,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同时起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作用。
三、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教学策略
(一)幼儿园加强管理制度,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作为幼儿园我们不能把任何事都强压于教师身上,要站在一个新的领域、新的高度看待问题,很多时候站在幼儿园的层面去处理问题会效果更好。
从幼儿园层面分析,应加强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制度,积极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庭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方法,从教学大方向上有一个全新的规划方案。将幼儿的相关情况、性格品性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和归纳,在班级划分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为了强化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早日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首先要合理安排教师岗位工作,做到人尽其用。对于现有的教育工作者来讲,园方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为了增加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可以尝试拟定一定的激励措施,完善奖励与惩罚机制,只能划分明确责任到人,管理层和基层人员可以更好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严于律己的同时也调动了员工积极工作的热情度。这样为日后实施家园共育计划能够得以有序开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
家长会是幼儿园与家长之间近距离交流最好的沟通机会,在此期间,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幼儿日常的表现,让家长在家长会上积极反馈幼儿各方面的情况。教师通过家长会将幼儿近期在幼儿园的表现向家长做一个系统性的汇报,能够拉近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进双方的情感交流,共同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提供有创造性、合理性、实效性的办法和策略。在家长会的过程中,教师将近段时间幼儿的日常情况和学习状况向家长详细的介绍,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将幼儿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以便日后改善对幼儿的教育方向,从中还可以吸取优秀家长的育儿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对家庭教育提供一个明确的路径。因此,家长与幼儿园合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性完成的工作,家园共育的目的是让幼儿享有更好的教育,弥补他们自身的不足之处,最终能够真正适应社会,使幼儿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连贯性,最终让家园工作能系统有效地开展下去。
(三)开展多样化家园合作实践活动
开展多样化的家园合作是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可以不定期举办家园共育的教育活动。比如可以成立家委会,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定期家访,每月可以选择一天作为家长开放日,在幼儿园设置园长信箱等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家园共育的合作效果。
例如,幼儿园可以不定期开展主题性的活动,以此设定为家长开放日。幼儿园邀请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主题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做美食、逛庙会、彩绘涂鸦、运动会等一系列亲子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比如阅读、绘画、表演等呈现出来,在各个环节设计小主题,“个性小书签”、“亲子绘画”为绘画主题;“亲子小剧场”为表演主题,这更能彰显幼儿自信心、表达能力,节目的编排、道具的制作都由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发挥幼儿在舞台上的表现力。
四、结语
通过本次研究,深知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不易,以及家庭教育的任务艰巨。所以,家园双方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彼此促进,相互成就。充分尊重对方,是开展家园工作的基础。家园共育不仅可以提高对班级的管理水平,也能对于幼儿给予以全方位的照顾,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小春.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共育模式探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0(09):27.
[2]郭秋霞.论互联网+时代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新模式[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84-85.
[3]李彦军.家园互动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家长,2020(2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