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张连
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 浙江 温州 325024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国家加大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机构承担着艰巨的责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儿焦虑心理问题推向了话题热潮,幼儿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如何缓解幼儿心理焦虑,值得教师与家长深思。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与学前教育、家园共育成为了幼儿园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实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方法
近年来,在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幼儿入园问题受到了教育领域的普遍关注,幼儿在入园后的一段时期中,“幼儿焦虑心理”是大部分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走进幼儿园相当于初次迈向社会,第一次脱离家庭的保护伞,独自面对崭新的开始,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是缺乏安全感的,幼儿园的环境使幼儿感到非常陌生,面对全新的一切要尽快融入到其中,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甚至有部分家长也会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产生心理上的焦虑不安。对此,家长应提前给孩子做心理疏导,让孩子减少对家长的依恋心理,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以及分享快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其对幼儿园充满向往和期待。
一、关于幼儿产生心理波动的现状分析
幼儿园是幼儿人生中第一次步入社会平台,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行为自由散漫,家长的宠溺导致部分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而,幼儿园对幼儿的要求严格、规范,所有的孩子都是同样待遇,更容易显现出每个孩子的心理以及性格特点。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有了约束、有了规矩以及各种要求,幼儿的心理就会产生排斥感,从而导致他们内心焦虑不安的心理状况。
(一)哭闹型
当幼儿处于陌生环境、陌生人群时,他们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大部分孩子会用“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代表拒绝和反抗。比如,某幼儿园乐乐小朋友,在入园的第一天大哭大闹,家长提出的任何吸引他的条件全部被否决,说什么都不去,以哭闹的方式给出回应和反抗。家长再怎么哄对孩子也是无效,他们对幼儿园有抵触心理,哭也是直接拒绝的方式。
(二)恋物型
恋物型主要是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心理产生焦虑,把一些负面情绪全部寄托在自己喜欢的一件物品上,表现出对物品过度的痴迷,做什么都要拿着这件物品。比如,玩具、衣服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这件物品是他们精神上的寄托,能够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二、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父母要正确梳理幼儿情绪,进行客观评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的性格品行十分了解,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客观评价,采用科学的方法梳理幼儿的不良情绪,有助于他们心理健康成长。下面就以幼儿入园为例,大部分家庭的孩子初次入园都会大哭大闹,孩子为了不上幼儿园能找出无数个理由,家长与孩子之间可以称之为“斗智斗勇”。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失去原则,这种“心疼”孩子的方式是无知、是溺爱,会导致将来孩子也会成为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因此,家长应该做出客观判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提前为孩子上幼儿园铺好路,让孩子多看关于幼儿园的绘本、书籍,多给孩子讲述幼儿园有趣的故事;提前在家中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来执行,为孩子创造氛围和提前适应的机会;家长还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幼儿园门口进行直观上的感化,让孩子亲眼看到其他小朋友在园中的快乐时光,让孩子面对幼儿园的时候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有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发展。幼儿这个时期的教育与其他义务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幼儿作为新生代的花朵,教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增进教师与幼儿的和谐互动,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索、自主认识。教师应该让幼儿自由发挥,充分将幼儿的潜能挖掘出来,尊重幼儿的发展和探索规律。在幼儿教育的模式中,不一定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角色扮演、课外活动、才艺展示等活动,均可以将理论知识暗含在其中,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活现象传授教学知识,从生活中观察事物的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去户外,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告诉他们植物的生长规律;观察雨后彩虹,告诉学生彩虹是如何形成的等内容。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用他们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回答。在实践中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想象,正确引导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三)构建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
幼儿园的生活时多姿多彩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优越的教学环境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环境。在创设物质环境时,作为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比如幼儿的教学环境应该整洁如新,教学用具摆放整齐;游戏区域进行玩具材料分类摆放,整体布局要以趣味性为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的时候能够专心致志;幼儿休息和就餐的地方也要布置的舒适温馨;公共区域可以配备一些教学资源、展示一些幼儿的优秀作品或教育工作者的心得体会等。这样生动、有趣的校园设计,能够充足体现书香育人的教学理念,加上创新、独特的设计感,不仅仅只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能停下脚步,细细品味和欣赏。此外,当幼儿园人满为患时,幼儿教师更应该学会分享教学资源,这时需要教师发挥自身专长,将自己的活动区域设计的光彩夺目,让幼儿园育人环境充满温暖、爱心、情谊、趣味、美感,为幼儿们创造一个童趣乐园。
三、结语
总之,教师与家长要深知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能会存在片面的理解,导致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这是正常的事情。毕竟教育作为千百年来的重点话题,一直在研究和改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到完美的。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具有人文关怀,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品质、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幼儿健全的身心品格,有助于避免幼儿产生焦虑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其得以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淼.家园合作视域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24.
[2]毛雪英.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新课程,2020(30):54.
[3]张晋春.探索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J].华夏教师,20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