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明水县滨泉凤亭小学 黑龙江绥化 151700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学科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小学数学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仅凭借小学生认知水平无法准确理解和掌握,还需要老师在开展教学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让复杂知识点变得更加简单,使学生数学学习变得更加事半功倍,相应观察、思维、探究、实践等能力也会得到锻炼,进而推动学生获得更好发展。基于此,对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探讨;
引言:部分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存在赶进度的现实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在短期内全面学习数学知识,使其逐渐达到应试水平,确保学生顺利通过各类重大考试。在这种状态下,部分教师经常会使用讲授法来讲解数学知识,监督学生全面摘抄课堂笔记,且要求学生在课后反复背诵所学知识。渐渐地,小学生便养成了惰性学习行为习惯,无法及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主动利用信息技术来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数学教学活动,逐步突出学生的能动学习行为。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重要构成部分,在该学科中也蕴含了许多知识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和发展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然而数学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其中潜藏着很多抽象性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理解和把握这些知识内容,然而小阶段学生年龄介于6~12岁之间,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仅仰赖自身现存知识进行学习,容易出现理解不清、掌握不牢情况,久而久之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也会下降,并打击到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降低课堂教学效果,这时候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可以将书本中涵盖的抽象知识点内容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感官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促进数学教学目标更好实现。
(二)发展学生思维和攻破教学重难点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应用,涉及的形式比较多样,老师可以通过有趣模拟、生活情景呈现等方式,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贴合学生认知水平,既能够增进学生理解,又能够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在对一些重难点知识开展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分解和细化,并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究、讨论等活动中理清知识脉络,在攻破教学重难点内容基础上,学生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趣味导入新知识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蕴含着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在对这些知识开展教学时,为了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要求老师从学生个性特征着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中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个性特征表现为活泼好动和喜欢新鲜事物,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图文、音视频结合优势,引发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关注,并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热情。如:在对“认识人民币”开展教学时,老师就可以以图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1元、5元、10元等钱币,既能够引发学生关注,又能够调动学生感官,引发学生新知识了解和学习热情,甚至老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寻其他国家钱币,并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够起到开阔学生视野和拓宽知识面的积极作用,并为课堂教学有序、高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
课堂教学一直都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但是过去一些老师的“灌输式”教学活动只能让学生产生肤浅的数学认知,难以全面发散学生的学科思维,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解放学生,使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丰富教材知识,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展现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其将听讲、思考结合起来,由此改善教学互动情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元、角、分与小数”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信息技术展现了线上购物的平台画面,借此唤起学生的消费经历,使其认真识读这些商品单价,由此引导学生认读小数。然后,笔者继续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不同的人民币面值照片以及人民币的变化史,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接着,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逐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如此,小学生也不必在课堂上忙着摘抄笔记,可以全面参与数学探究活动之中,然后在课下利用多媒体课件整理重点笔记,由此实现先学后教,让小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三)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合作实践平台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老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侧重对学生学科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运用自己知识和能力在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中分析和解决面对数学问题,为了使学生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兴趣更加浓厚,老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并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实践体验,进而达到学中做和做中学效果。
结论:伴随着现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要注重学生基础数学知识教授以外,还要侧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以推动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综合发展,然而联系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发现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较低,尤其是针对一些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点,学生表现出学习困难特点,极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利于数学学科教学目标实现。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够运用贴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课堂教授知识,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基础上,促进学生获得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力.关于小学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32-133.
[2]王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J].中国教师,2017(S2):17.
[3]陈常英.浅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332-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