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鸿
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 130023
摘要: 就新形势下的高中物理而言,物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模式,其学习效果显而易见。在高中学生的学习当中,物理是考试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备了使高中学生培养科学、科技思维,加强理性思考的作用。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理论知识繁琐复杂,一部分高中学生往往对其产生畏难心理,学习兴趣及效果不甚理想,而开设研究性课程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对中学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自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就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更新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日臻完善,为高中生物理学科的施教培育开辟一条通途,即本文思考探究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思考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课题批准号GH20680。
前言:
高中生正处于迅速成长的时期,他(她)们精力充沛,聪敏而好,体力和智力已接近成年人,如果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其好奇、好学、好动,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感到新奇,总想弄个水落石的年龄特征发挥到学习上,则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高中物理学科改革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实践与理论知识并重的新课改重点,以往单纯的文字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新课改的提出在当今时期使高中物理学习内容发生了改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感觉枯燥乏味,提不起足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被提出并实际运用,为高中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环境。研究性课程的形象、具体、新奇等特点,使以前死板的教学过程生动起来,最大程度地引起了学生的心理共鸣,继而最大限度地引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强、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现实当中,物理与能源开发,能源与环境保护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务息息相关,也很容易引起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高中学生的关注,通过研究性学习模式,则更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物理学习当中,已达到真正学而知之的学习目的。诚然,研究性学习模式在物理学科的虽已产生效果,但是新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长远,还需各种科学数据进行判断,学习效果还应经过时间验证,只有以科学严肃的态度进行分析改进,才能真正发挥研究性学习在物理学科所应起到的育才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我们的前人在大自然的不断认识与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归纳总结、抽象验证等思维环节逐渐建立发展起了现代物理学,实践研究是物理学科的基本方法,其时空观、物质观、自然观的形成都离不开浩如烟海的科学实践研究,也对整个人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在物理实践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认知物理学的发展特点和基本性质,获取物理知识;通过模仿科学研究思路,了解物理原理以及发展的历史,激发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全面获得物理知识的学习目的。
在学习进程中学生充分运用实践的能力和自主思考,以达到高效学习效果,即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从旁辅导。
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互帮互助与集体讨论,建立各种类型的学习小组,逐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以及自己查阅科普资料、物理杂志等,作好阅读总结笔记,从而解开一道道物理谜题,不仅学有所得,还可以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模式,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学生以小组形式深入到社会生活当中进行试验,可加深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成员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相关物理学习知识实验,加深物理学习记忆。进行调查实践,事先应做好计划,如分队分组, 分配调研任务;团队分组可以几人为一组,并依照详细的计划行事,具体任务安排到具体执行者,安排各小组负责调查的区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展开调研。调查实践中有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参与调查的学生根据学习分数可区分甲、乙、丙三个等级,以便总结其物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用情况,理出数据得出教学结果;为方便整理资料,需做好详细的笔记,资料也要进行分类,最后进行简明清晰的汇总报告,使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
物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尤为重要,一个好的选题是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在研究性学习达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活动题目,也可按照学生的真实知识水平安排适合的课题。随着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问题应为随后选题选项。
研究性学习课题应选择一些热点问题,如: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对于这一现象,学术上始终存在两种观点,认为认为人活动造成气温上升乃其一;认为是地球本身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为其二,就此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调查研究,就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作用、辐射产生导致大气升温的物理原理,以及电磁波穿透性和长周期性气温变化会对环境产生怎样变化等物理学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并根据自己的见解与分析提出看法,如此即使学生扩大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研究性学习自然就取得了应有效果。
三、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
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研究性学习应提倡学生按照所确定的研究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选择来开展调研学习,学生可根据身边学习、生活的现象来制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和校园内外的资源,作为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只能进行辅导,切忌过分干预,要将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充分体现出来,师生之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通力合作,于多元、开放、主动合作的学习气氛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题答题的能力。突破物理学科教学以往的封闭状态,是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宗旨,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及图书阅览室,让他(她)们自行查阅资料,自主设计、操作、最终独立完成实验,已达到塑造全面独立型人才的目的。
四、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相较于传统的物理学科教学,那种只重视学生学习结果,量化及可操作性预期效果的教学目的,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育人理念。研究性学习之所以备受广大师生关注,其原因就是将学习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育人先于育才,将锻炼学生的自身能力作为首要目的,即便学生取得的成果稚嫩可笑的,不足称道,教师也要认真对待,耐心辅导学生步入正确的学习轨道。在选定课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对课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预期目标,建立一个思维框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查阅资料,展开小组式的探索讨论,研究方案随之设计出来,方案是否可行要进行论证,反复修改之后确定比较现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如此这般,将准备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扎实无误。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提醒学生仔细观察,作好实验记录,逐一解决遇到的问题和挫折,继而得出研究结果。实际上,相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其开展过程也意义非常。
结束语:
高中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逻辑思维学科,对创造思维的要求相当之大。时代在发展,传统高中物理学习模式已成昨日黄花,被极具生命力和挑战性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淘汰。在促进高中物理学科学习效率方面,研究性学习已经取得显著成就。今后,就其科学性、真实性、时效性,我们还应认真分析不断改进,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4期 习定生
[2]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调查与思考 《神州》2019年1期 蔡尚博
[3]关于高中物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思考 《物理通报》2002年5期 何培红
[4]关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中学》2019年1期 王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