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江河
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中心校 广西 柳州 545508
摘 要:德育是教育之本,是新课标下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举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重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教授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将德育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主要论述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浅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学;德育;渗透
数学作为中小学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等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解题技巧的同时,还要教育其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品格。
一、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地方,老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应当担负起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形成良好品德的责任。小学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人生观念还未形成,同时小学生的能力和思想都处在启蒙阶段且其正是吸收和容纳各种知识和思想的关键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在的不良观念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心智不成熟的小学阶段进行道德观念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在小学教育各科目教学中融入道德观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
小学阶段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具有终身性的影响,因而,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数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渗透德育教学,做到二者并进,共同发展,必须摒弃那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提高认识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深化小学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抓好小学德育工作。
二、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结合教材挖掘德育因素
小学数学教材中充满了公式定义,数学知识点占据着绝大部分内容,但除此之外,数学教材中还有许多含有教育意义的例题、插图和注释等,数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将德育素材隐晦的渗透到教材中,需要教师仔细钻研,对教材的细节和习题、插图等设置的内涵进行研究,深挖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素材,结合教学发挥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功能,以此达到德育和知识教学共进的目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参透其深层意义后,通过数和形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等内容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讲解教材例题和分析插图深层意义的同时,还可根据学生兴趣注入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精神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此外,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数学史和数学家故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爱国情怀。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在数学课堂中应详细介绍我国古代数学的辉煌成就和数学发展史,结合有趣的数学家故事,用数学史和先进数学人物事迹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得到了知识和素养的并进。
(二)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是未来学生能健康发展的基础,培养那个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课堂讲授知识是最关键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开展德育教育。小学生对老师会有一种崇拜和敬佩之情,会下意识的学习老师的一举一动,因此,作为学生榜样的教师,在课堂中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利用榜样的力量,示范德育。
一方面,老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其一,即使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做好问题积累,以此使学生在课堂中能认真听课,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并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其二,培养学生自信的学习信心。在课堂中,老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引导学生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大胆与同学老师交流的意识,在课堂中能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其三,培养学生之间互助的学习意识。老师可组织小组讨论学习,同学之间相互倾听、互相理解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团结互助的意识,进而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
另一方面,要注重知识与思维并重,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缜密、细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做题时认真审题,仔细计算并验算的习惯。
(三)联系实际生活,在实践中感受德育教育
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组织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结合数学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富有德育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结 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提高渗透德育的自觉性,注意渗透德育的适当性,把握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智育和德育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余夏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德育教育[J]学院教育.2018.(04)
[2]陈艳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与评价.2013(06)
[3]段杰.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下).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