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宋克雄
[导读] 高中数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宋克雄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五中学   434000
        摘要:高中数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高中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短板。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将就此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本文可以帮助各地的高中数学教师搞好数学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是人类高级思维发展的产物。数学既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同时又与人类高级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数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
        思维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在史前旧石器时代,先民们的思维停留在拟人化思维层次,以致先民们相信万物有灵,以致先民们将古树、巨石当作崇拜、祭祀的神明;在六千多年前,人们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逐渐成形,推动人们创造了文字,文字反过来又促进了文化、文明的发展;在五千多年前,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与人们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人们创造了数字,数字反过来又促成了数学的发展[1]。——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文明从旧石器时代到工业时代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类思维从拟人化思维、形象思维走向抽象思维的过程。
        数千年来,一代代数学家用自己的毕生精力与全部脑力劳动来构建数学大厦;今天,数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现代数学中,蕴含着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立体思维等各种高级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思维的结晶。

二、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以数学知识为认识对象,以数学符号为表现形式,以探究数学规律为主观目的的一种抽象思维。——但许多高中生的思维却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加上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接触数学、运用数学的机会(在2021年的今天,中国各大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的节目不是科普节目,不是《时间简史》宣传片,而是古典诗、书、画的鉴赏片),由此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2]。
        高中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着短板,是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教学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认真研究高中数学教材,牢牢抓住数学教材中各个章节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②认真研究自己班上的学生,掌握他们平时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以及兴趣爱好;③以教材上的知识点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将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引导到抽象思维,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下面,我们将结合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来阐述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上课开始后,教师首先在黑板左侧写出三行文字:“请写出1~20以内的全部偶数”,“请写出1~20以内的全部奇数”,“请写出1~20以内的全部合数”。然后,教师向讲台下的学生们说:“现在,请全班同学仔细、认真地看黑板。请每个同学好好想一想,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开题要求,把相对应的数字写在黑板右侧。如果哪位同学觉得可以写出来,请走上讲台来,把数字写在黑板上。”这三个题目比较简单,但都包含着“集合”;这三个题目还可以调动学生开动大脑思考,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字,可以满足高中生的自尊心与表现欲)。
        聪明的学生仔细观察黑板后,会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在黑板右侧分别写下“2,4,6,8…20”,“1,3,5,7…19”,“4,6,8,9,10,12,…20”等三行数字。学生在黑板上写完数字后,教师要为学生鼓掌,并且肯定他写得完全正确。
        然后,教师指着黑板左侧的三个开题要求与黑板右侧的三行数字,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请看:黑板左侧的三个开题要求,与黑板右侧的三行数字,描述的是完全相同的对象。但黑板左侧的文字抓住了黑板右侧数字中的共同特点,因此,黑板左侧的文字描述更加简洁、抽象。在十九世纪,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注意到:任意一组数字中的各个数字互不相同,但只要这些数字包含着某一个共同点,就可以把这组数字用一个集合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集合的形式,可以用更加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说到这时,教师在黑板左侧的三行开题要求前分别写下“A”、“B”、“C”;写完后,教师再问学生:“同学们请看,用集合描述数学对象,是不是更加简洁?”
        这样,学生便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集合的概念,而学生们的思维则被教师引导到抽象思维层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数学的真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祁玲娟.浅谈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02.
[2]陈晓鹏.数学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J].才智,2020(07):23.
[3]邓柯.浅谈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J].才智,2019(18):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