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慧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刘府镇中心小学 233111
摘要:小学低年级数学内容中加入了一些趣味性元素,但是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着力打造欢快、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其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基于 低年级 小学数学 有效课堂 教学策略 探究
引言
有效课堂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效学习的质量和个体学习能否实现最大化的知识收益,而不是指的教师课堂授课效率和授课容量的大小。有效课堂必然是建立在“知识的及时教化”基础上,是必须实现“师生双边的知识互动”上,只有当学生拥有浓厚的数学兴趣和主观能动的学习意识,教师课堂发射的知识讯号学生才能有效捕捉并给予教师有效的反馈,进而教师才能更好地加强或调整实时课堂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而这个过程建立并非朝夕而至,它更像一个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师通过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化参与,在师生教与学的不断交互中形成的一种理想状态,从而既实现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达成不同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成、都有所获的教学目的。
一、保持轻松氛围,游戏化教学
小学学生精力旺盛,游戏心理极强,教师可以借助这个特点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数学科目知识的讲解是比较枯燥沉闷的,这与学生想要的学习环境背道而驰,因此想方设法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将数学授课游戏化是教师必须思考并实行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活跃氛围,游戏化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探索心,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和频率应当结合具体授课情况进行,把握好度。比如数字拼图游戏,教师可采购一些一百以内的数字拼图,将数字顺序完全打乱,分好小组,假如是十个组,那么每个组分配对应数量的数字,每个组分别用最快的时间将手中的数字拼到对应位置,轮流进行,用时短的小组获胜。小学数学游戏玩法多样,教师可根据授课情况具体采用。
二、教学生活化,加强学生学习理解
在小学数学低年级学习阶段,数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基础性、简单化。由于幼儿园阶段学生掌握了一些基础性数学知识,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学生学习简单性知识觉得自己都会,进而容易滋生学习心理的浮躁情绪。那么根据这个学情基础上,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合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以生活的实际例子呈现,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这样在师生互动中不仅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巩固深化已知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数字相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家庭人数,来和学生产生学习上的互动,先提问:家庭中一共有几口人,有三口人的学生举手、有四口人的学生举手,以此类推。
教师在继续引导学生家庭中分别有几个男生和几个女生呢?以此类推,促使学生不断应用数学知识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样的话题导入中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能锻炼学生已知知识的迁移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数学兴趣的目的。再如,低年级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其学习习惯未形成,课堂学习注意力无法持久,那么这种学情下可以延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因为生活化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教学“学习人民币”一课上,学生由于年龄原因自主性购物机会少,同时在现代化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学生运用纸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机会也不多,所以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购买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人民币的作用和正确认识人民币。如:妈妈带着你去超市购物,你想买一个笔记本,但是妈妈只有多个1角、2角和5角人民币,那么你觉得妈妈应该怎么付钱呢?在师生、生生的讨论下,教师以此类推的引导教学,促使学生逐步正确认识人民币和有效保证学生课堂积极的参与兴趣。
三、信息技术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成为我国基础设施组成的一部分,也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提升教学效率重要途径之一。究其根源是教育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它集合文字、图片、影像、声乐为一体化信息教具,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生动化、丰富性、直观化、动态化的教学表现,能够将原有文本性静态的知识表现转变为立体直观的可视化知识表现,科学合理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作用,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化与优质性。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时,由于涉及几何空间概念的知识,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我就借助多媒体技术。“你们看大屏幕上有好多只漂亮的蝴蝶。如果老师要求你们把这些蝴蝶重叠在一起,你们有什么办法?”“快看,这些小蝴蝶一直往左边飞,还翻跟斗,多可爱啊!他们终于重合在一起了!”“现在又出现了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知道了蝴蝶是怎样重合的,如果要把这些房子重合在一起该怎么办呢?小黑猫这下头疼了,你们能帮帮它吗?”学生们很喜欢动画课件。他们不由得被动画吸引,兴致勃勃地学会了这一难点知识。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兴趣为主导,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从实际出发,遵从学生的特殊发展需求与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探究与学习积极性,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使学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绮婷.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A].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2020年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20:2.
[2]王志荣,孙蕊.探究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143.
[3]徐海鹰.小学低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9(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