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郑丽丽
[导读] 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纸上谈兵学物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郑丽丽
        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710075
        摘要:在实际物理教学中,“纸上谈兵学物理”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学生的操作技能还比较薄弱。究其原因,是因为操作技能的形成需要较长的实践练习时间,而在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又多的情况下,很难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练习机会,课后作业也基本是“纸笔类”的练习,缺乏操作类的作业。鉴于此,本文对初中物理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践型作业;设计与实施
        一、实践型作业的目的及设计原则
        实践型作业就是针对当前纸笔类作业的弊端以及“纸上谈兵”学物理带来的系列问题而开发的一种实践类作业,其主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应用。它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基础设计的一种作业形式。所谓实践活动就是学习者作为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亲身实践实验过程和结果,感受人体和外界的相互作用,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如学生通过转动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实践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形成摩擦力的相关经验;再如让学生把一支铅笔顶在两手指之间,实践压力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在这些实践活动基础上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实践型作业。
        1、设计原则
        为实现实践型作业的目的,教师设计实践型作业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根据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以及实践活动的特点确定实践型作业的目的。
        (2)精心设计实践任务,确保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刺激人体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动觉和平衡觉等,能够丰富并强化学生的感性经验。
        (3)活动设计和问题设计并重,采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型作业,在丰富学生感性经验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
        (4)设计实践方案要简单易行,方便实践,做好安全防护预案,确保实践者的人身安全。
        2、设计方法及步骤
        设计实践作业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如下:
        (1)明确实践作业的目的,能够准确安全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2)梳理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选择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器材(一定符合安全性原则),设计实践活动的组织策略,并设计相关的实践思考问题。
        (3)教师首先要亲身实践活动内容,然后制定出实践活动的方法和步骤,明确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初中物理实践型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学生获取直接经验最重要的途径,教师将实践型作业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既简便易行,又可以为教学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例如为学生建构物理概念积累更丰富的直接经验,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又如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物理量大小的经验,提高学生估测能力和判断力等
        1、支持建构概念的实践型作业的设计策略
        教师设计支持建构概念的实践型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顺利建构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实践型作业时,要围绕建构概念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活动任务和问题,梳理学生与要建构概念的相关经验中哪些对建构概念有利,哪些经验对建构概念不利甚至出现矛盾以及学生还缺乏哪些对建构概念有利的经验。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对学生建构概念有利的经验要设计适当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建构概念不利或缺乏的经验,要设计适当的实践活动和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原有经验的缺陷,并补充完善相应的经验。
        例如,为帮助学生顺利建构力的概念,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力”这节课前设计并安排三个层次的实践作业。
        选择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做“推、拉、提、压、拧”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在这些活动中,是人体的哪部分对物体施加了力,每种力分别作用在哪里?其目的是强化学生对形成力的概念有利的经验,并从经验中体会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用不同的力捏气球、捏矿泉水瓶、挤牙膏,观察气球、矿泉水瓶和牙膏的变化,体会这些物体的变化和用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用力推地板上静止的玩具车或文具盒,观察玩具车或文具盒的运动变化;骑自行车时,用力蹬自行车,感受自行车运动的变化,用力捏自行车闸,感受自行车运动的变化。在这些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物体的形状以及运动状态和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有力的作用就会产生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为后面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克服桌子、墙等非生物体也能对其他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奠定经验基础。
        穿上轮滑鞋,面对墙站立,然后用手推墙,体会自身运动状态的变化以及墙对手的作用,思考自己为什么会从静止运动起来。两人一组,分别穿上轮滑鞋,相向而立,静止不动,你轻推另一同学的肩膀,体会自身运动状态的变化以及受到力的作用,思考自己为什么会从静止运动起来。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自己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其他物体也会给自身力的作用,为学生理解力的相互性提供感性经验和思维支持。
        类似的,教师可以设计实践型作业帮助学生建构惯性、摩擦力、重力、弹力、功、功率、动能以及势能等概念。
        2、感知基本物理量的实践型作业的设计策略
        例如,时间、质量、温度等物理量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也是构建整个物理学大厦的基本概念,其内涵非常丰富,学生难以用学习其他物理概念的方法去学习和理解这些基本物理量,初中阶段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测量这些物理量初步理解这些概念,这样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为后续概念进阶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其中的某个概念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并安排适当的实践型作业,感受这些物理量的大小。
        例如,学生在完成“质量”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感受家中的一瓶矿泉水、十瓶矿泉水、一袋方便面质量的大小,再观察这些物品外包装上的质量标识,再感受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一份米饭、一个装满书的书包等常见物品质量的大小,估计这些物品的质量大小是多少,用厨房秤测量一下,再修正原本的估计。这样的作业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质量概念:质量就是描述物体含有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又能帮助学生将感知和物理量的大小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学生估测能力和判断力。类似的,教师可以适时设计感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长度、时间、温度、功率以及速度等物理量的大小的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践型作业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搭建了平台,更为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提供了有效途径,值得一线教师继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郑瑞兰.初中物理实施"开放·活动型"作业的实践研究[J].物理教师,2002 :28-29,31.
[2]马明荣.小议初中物理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外交流,2017,(50):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