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互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张卫东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张卫东  
        安徽省亳州市第八中学   2368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互动式的交流与讨论,能够更好地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同时,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互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数学;互动实践教学;应用探究
引言
        互动式教学是基于新课改下的一种素质改革教育的新方向,让学生在学习        之中产生互动。而数学作为所有学科中的基础课程,也是在所有考试当中的必考科目,我们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少出现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死知识,而是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如何在课堂中引入互动式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课题。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初中高效课堂的形成。
一、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综合能力。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理解数学知识时会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语言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数学求知欲,并将他们引到正确的学习思路上来,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1]。同时,互动教学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的侧重点,对学生的困惑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避免出现知识盲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受传统授课模式以及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授课观念陈旧。在数学课堂中过分重视对基础概念和解题技巧的灌输,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没有采取措施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初中生长期处于一种单向、被动的数学教学情景中,逐渐丧失了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甚至开始讨厌这门学科。这一情况不断发展下去会严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虽然一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在课堂中使用互动学习的模式,但在具体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案例导入设计得不够合理,互动还不够充分等。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互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媒体互动,引发学生发散思维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此过程中,也有效拓展了师生互动的空间,更加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把数学知识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同时发散思维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与老师进行双边互动。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例如,在教学“一次函数”这一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函数图像。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图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及时地提出问题与学生互动,把函数图像不断变化,让学生感受并总结一次函数具有哪些性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过程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纠正、点评,实现了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等。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可以获得传统教学模式中仅凭教师的讲解无法取得的效果,而且课堂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设置分层次的互动内容
        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上课时,学习优秀的学生往往是师生互动的“主力军”,无论是回答问题、交流探讨还是自主表达,通常都是这部分优秀的学生在积极参加,而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比较低,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长期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很少与教师互动,这不仅不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容易使其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互动环节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分层化的互动内容,让所有学生都有参与互动的机会[4]。
        (三)借助交互技术,增强师生互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教师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学生也很少主动与教师围绕数学知识进行互动,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很少主动与教师沟通,从而影响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当前,交互式电子白板出现在了数学课堂上,能够将计算机中的知识展示在白板上,学生和教师可以灵活地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交互,能够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交流,实现知识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对平移的知识进行掌握,还能够通过自己动手达到实践的效果,实现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应将关注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层面的内容,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综合能力。可以使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跟随教师的思维研究和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建虎.用“互联网+”助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49.
[2]迟平.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定位及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7):49.
[3]徐秀玲.导学互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8(4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