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于亚林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及基础学科也离不开语言表达。

        于亚林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    01005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及基础学科也离不开语言表达。可以说,语言表达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形成终身数学学习观。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学生 数学 语言表达能力 培训?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该学段的学生而言,不能进行机械的“题海战术”。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相对自由散漫,如果是高压的反复练习,未必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对小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储备受限,学生无法在不理解的情况下顺畅地解决所有的数学问题。基于此,指导好小学生用“说”的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自己所能接受的问题实际,既是思维层面上的加工,又能促进其言语表达能力。而教师不可能突兀地让学生直接“说”数学,所以选择循序渐进的指导方式更易于学生技能的获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
        从某种层面看,思维是深层交流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认知数学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抽象思维体系,从而使学生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解决各种数学问题。首先,教师需要从基础蕴意上对学生进行广义上的数学学术教育。通过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术语和符号,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交流中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认位置”时,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环境,开展趣味化、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通过以班级的某个人为参照点,不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方位,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加清晰地认知位置,感悟数学的推理方法。其次,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由于观察力和理解力是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上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数学感知力,依托一些有趣的小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语言交流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支持学生质疑问题
        从某种层面看,营造学习氛围是帮助学生融入数学环境、质疑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为了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教师需要加强学生交流数学知识的严谨性,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不断增进学生的感官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情境中汲取知识。教师应走情感教育路线,通过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情感化,系统性地讲解知识内容,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例如,教师在教学“元、角、分”时,可以将文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模拟菜市场买菜的情境,不断地让学生进行情境语言交流,从而在锤炼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提升数学综合素质。
三、赏识教育化,激励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生是具有爱表现、好胜心强的学习特征,尤其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实践研究证明,教师经常肯定和表扬某一学生的学习情况,该学生基本不会产生偏科和厌学的负面情绪,会对该学科的课程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落实赏识教育的原则,立足欣赏不同学生的学习优势,正确认识不同学生具有的学习差异性,进而开展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和心理情感需要的教学评价,这样不仅促使教师准确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充分鼓舞每一个学生学习自信心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行动力。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问题,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表扬。针对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教师可以给予眼神的鼓励和及时诱导,如:小明同学再想想,老师相信经过自己的再思考能够完美回答该问题。这个过程既落实及时教育的引导教学,也是带动其他学生一起代入性思考,自己面临该问题该如何回答。同时,在多数学生回答错误得到纠正后,教师应当将学生回答易出错的问题进行板书,然后再一次给学生分析,使得全体学生对新知做到进一步了解,从而强化学生以后遇到该问题应该怎样解答。此外,小学生生长在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不同学生学习心理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赏识评价和及时引导过程中,要重视不同学生性格的差异性,只有这样,评价才能更加科学有效,从而真正发挥赏识教育评价的作用。
四、依托重点、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拓展数学语言,鼓励学生交流想法,使学生在交流中探讨学习技巧,在学习中升华学习素质。基于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不断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首先,教师应利用“合作探知”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精密分组。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质疑的数学问题,不断发挥小组作用,使困惑学生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中得到解决。例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就如何进位、退位展开探讨,通过让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不断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教师应重视提升学生的学习地位。通过在知识讲解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机会,在提高学生专注力的同时,规范学生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数学重点、难点问题。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地阅读教材,体会数学语言所传递的各种数学信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形成终身数学学习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查福琴.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界,2020(34):51-52.
[2]宋洪久.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J].吉林教育,2020(Z2):92.
[3]尹涛.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探析[J].科幻画报,2019(10):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