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 蔡文珍
[导读] 在社会环境逐渐完善,社会水平稳定提升的形势下

        蔡文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中学   542600
        摘 要:在社会环境逐渐完善,社会水平稳定提升的形势下,初中教育环境愈发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而班级管理则是教育环境优化的关键。文章以初中班级管理为切入点,探究其存在的具体问题,继而揭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相关教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打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管理探究
        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除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其各项学习素质外,其在校园生活中的成长发展同样成为初中教育发展的关键,是初中实现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优化途径。因此,如何通过优化班级管理,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成为相关教师当下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乡镇中学初中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方法相对落后
        在现实情况中,部分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仍沿用以前的班级管理制度。但在时代推动下,学生在初中阶段具备的知识储备以及信息接触领域逐渐提升,原有的班级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实际成长发展需要。班主任应意识到班级管理方法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其年龄特点以及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出的管理方法。因此,落后的班级管理方法不仅不能帮助班级管理工作达到班主任的相关预期,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认可,对班主任有效落实班级管理工作造成一定阻碍,是目前局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对学生自身重视程度不足
        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落实主体,在班级管理中同样可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部分班主任对学生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也容易诱发学生对班级管理活动的抗拒心理,削弱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与各学科教学中的倡导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育理念相冲突,从整体上对初中教育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除此之外,部分班主任受自身教育观念影响,将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为让学生乖巧听话,导致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呈现机械式发展态势,从学生个人成长角度分析,这是极具危害性的,有违班级管理工作设立的初衷。
        二、提升乡镇中学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班级管理的观念
        李镇西老师曾经说:“做班主任一定要敏感和敏锐。”敏感是要时刻的关心和关注学生,敏锐就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也就是要做到班级管理的与时俱进。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广大乡镇地区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和教育扶贫是对乡镇地区教育重视的重要表现。而乡镇地区的教育发展既要利用好上级的“输血”,同时更要积极的“造血”,特别是要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其重要前提是转变班级管理观念。


        具体来说,作为班主任教师要强化理论学习,要结合初中班级管理的现实多读书,开拓自身视野,特别是不断提升理论水平,这样才能够指导班级管理的实践。其次,学校也要重视班主任培训提升工作,通过开展班主任培训会、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活动,相互学习和借鉴,提升班级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二)寻找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
        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够逐渐看到成效;同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在班级管理的方法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够固守某一种方法,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智慧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首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力量。最好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也符合新课改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要求。班主任管理工作内容多且烦琐,如果仅仅依靠班主任一个人事无巨细的去操作,工作量大且容易身心疲惫。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能力,班主任教师适当放权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锻炼;这种为班级目标师生共同摸爬滚打的经历也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非常有益的。
        其次,灵活选择方法。教育不是斥责,而是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李镇西老师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曾经说:“教育不仅仅是感染,有时也需要克制,需要妥协,需要退让,这恰恰是对教育的尊重。”这实际上道出了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提升管理的实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问题的差异来灵活的选择开展工作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服务于学生成长和进步。
        再次,要学会“借力”。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强调要全员育人,每一位班级的任课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且任课教师能够从其他角度了解学生,能够为班主任的管理提供建议甚至是助力,所以一定要注意与任课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向任课教师“借力”。
        (三)推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
        对于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既需要学校教育的努力,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所以在乡镇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在现有条件下积极推进家校之间的合作,形成教育的合理,在助推学生成长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在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要在学生入学伊始就要迅速搜集和整理学生的家庭信息,特别是要注意长期在外务工的学生家长,利用便捷的现代通信技术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达成教育的一致性。对于部分家长家庭教育经验缺乏的现实,学校或者班级可以通过家长会、校讯通、钉钉群等形式给家长培训,或者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并且建立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把对学生的要求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始终,共同助力学生学习和成长,这样一定能够提升管理的实效性。
        三、结语
        总之,乡镇初中班级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班主任教师结合其实际特点来智慧性的开展各项工作。要立足于乡镇初中学生的特点,根据我国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求,直面当前存在的问题,要转变教育管理思想,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能力,创新教育管理方法,完善班级管理评价机制,也要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钟.初中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8(33):95.
[2]刘会君.初中班级管理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4):163-164.
[3]薛淑娟.如何建立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J].中国乡镇教育,2019(24):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