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视角下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2期(上)   作者:吴晓琼
[导读] 德育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尤为重要

        吴晓琼
        汕头市潮阳区后溪中学,广东 汕头515000

        摘要:德育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尤为重要,在当前青少年心理尚不成熟的阶段,学生的行为举止很容易出现偏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赋予班主任新的历史使命,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何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立德树人  德育教育   德育现状    和谐
         
        先立德,后树人。这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事情,应该懂得的道理。立德树人说明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班主任,是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初中阶段是学生德育培养的关键和重要阶段,在特殊时期要对学生的三观要正确引导,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班主任,更要注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难题,如学习、心理上的问题。学生是组成班级的最基本元素,班级是构成学校的一个集合,要引导一个好的班集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辛勤的付出。作为班主任要善于交流、学会倾听。用纪律来教育、用制度来约束行为是关键,更应在班级中树立威信。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学生德育现状分析,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对中学生展开德育教育。
         一、当前中学生德育现状分析
        在目前信息迅猛发展的时期,德育教育存在以下几个误区:第一,学生的生活与德育教育衔接严重脱节,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主要局限在课堂,该门课程变成一门知识学科,无法与现实生活接轨,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很好的将其精髓贯穿在生活当中,形成的德育教育效果极其有限。第二,开展德育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除了开展德育课之外,很多都是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很多德育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三,德育教育的主体不清楚,德育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空洞的德育知识灌输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单方面的教学互动,从而使德育工作的开展遭受阻碍,效果不佳。
         二、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发挥班主任日常教学管理作用
        1、对部分学困生要分析原因,耐心疏导,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学习来说,“鱼”是指学习内容。“渔”则是学习方法,对班主任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的方法。
        2、碰到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耐心处理。防止出现用错钥匙开锁现象,如果不冷静下来及时改变方式,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比如把钥匙扭断。
        3、深入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自己耐心和爱心,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和辅导学生。
         三、精挑细选,选好班干部,明确职责分工。
        选好班干部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首要任务,因为班干部是学生群体中学习的榜样,是正确引导三观的指示牌,所以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班干部是火车头,把握火车前进方向和速度,带领整个班级体开向成功的彼岸。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的时候一定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根据其综合能力定好班干部,明确职责分工,安排岗位。班干部要各司其职,职责明确,做好本份工作,如纪律委员要严格按照学校纪律制度抓好纪律。生活委员要关心同学的生活情况并做好班级的轮值和卫生区域的负责工作。学习委员要组织同学成立学习互动组,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班长更是要有条不紊协调班干部们工作,并将班级动态反馈给班主任。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充分调动班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班级管理取得成效。
         四、营造良好班集体氛围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了解德育措施和要求,通过良好德育环境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进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班主任老师通过对班集体的有效管理,形成积极向上良好的班风、学风,增强班集体的荣誉感。
        1、开展德育活动,树立良好榜样,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将集体德育活动和个人德育活动相结合,形成优秀个人行为带动集体,从而形成集体熏染个人的良性循环。
        2、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制定本班的奋斗目标。目标实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增值的历程。让学生在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体验集体荣誉感 和责任感。
        3、培养正确舆论和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正确的舆论和班风能影响、制约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对班级的每个成员起到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五、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
        步入初中阶段,学生的情绪不像小学生那样轻易外露,有时心理产生疑惑或烦恼时候,希望得到关心和关注,但又不屑于别人的关心和关注,是因为他们害怕失望。有时他们独立见解的想法,却又担心与父母的期盼相违背。渴望学习优异却成绩不佳现实,强烈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反而会造就许多叛逆的行为。因此,作为班主任,更应该主动转换身份,跟学生交朋友,听取他们对工作的看法及时的纠正偏差,要动之以情,晓知以理,着重情感教育,思想上爱护、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感化学生才不至于不“顶牛”。转移兴趣,引上正道,培养兴趣,清除自卑心理,树立信心。发现闪光点,抓住微不足道的成功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1)营造轻松、温馨、充满书香氛围的班级环境。(2)以诚相见、解除顾虑,建立相互依赖,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对于优生要严格要求。对于成绩稍微较差的学生,要发现优点,欣赏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人格。
        结语
        德育教育对一名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要意识到德育工作在学生综合发展上所起的作用。如果能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营造良好班集体氛围,使得班风好、学风正、学困生转化率高。精挑细选,选好班干部,明确职责分工,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引导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都能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优秀班集体的建设》.2017年第33期
【2】《班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面向21世纪班级管理创新之作》.2005-05-01
【3】《略谈班级管理》.2012年1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